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ID:45438059

大小:3.4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运用列表法比较传统与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2.以教材中插图为依托,适当补充有关历史图片或视频材料,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与社会及时代特征密切相关。知识点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1)男子服饰: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

2、国男子的标准服装。(2)女子服饰:①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②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特征:中西合璧。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①式样、颜色趋于单调。②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3)改革开放后:①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和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预习评价】1.(判断)中山装和改良旗袍都体现了中国

3、近代服饰中西合璧的特点。(√)2.(思考)结合课本知识,概括我国近现代服饰演变的趋势。试答: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从封闭走向开放。知识点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传统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2.西方饮食(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2)西式饭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3.中西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

4、存在明显区别。4.重要影响(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点三 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住宅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3.欧化住宅(1)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京、津等地开始出现。(2)西式家具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预习评价】1.(判断)近代中国住宅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趋势。(√)2.(判断)近代西餐开始传入中国并

5、逐渐被国人接受,出现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3.(思考)方方正正、封闭而严谨的北京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北方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一种民居样式。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试答:封闭式住宅是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心态的体现;严格的住房安排是封建家长制、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知识点四 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2.表现(1)婚姻风俗: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葬风俗:①近代:

6、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方色彩浓厚的新式丧礼。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②公历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开始步入社会。【预习评价】1.(判断)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文明的影响。(×)2.(思考)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成为近代社会的重要潮流,试举例说明。试答:由裹足到迫令放足,由媒妁之言到自由、自主恋爱,由家庭妇女到走向社会。【图示巧记】服饰

7、发展的三大阶段【易错防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区域发展不均衡。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加剧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步伐,但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易错防范】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1)这些地区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2)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3)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较强,家族

8、、宗教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图示巧记】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易错防范】“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政治色彩(1)“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思想的变化。(2)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