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ID:45602522

大小:80.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_第1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_第2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_第3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_第4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张琰抚宁县第二中学河北秦皇岛066300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本文着重阐述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巧妙的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知识来讲解和阐释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如运用集合知识來讲解地理概念、分类其相互关系,利用数学图解法突破教学难点,利用数学知识来证明地理规律。关键字:高中地理教学数学思想渗透成功的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即,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要学生会独立、主动地去获取已有知识,会创造性地探索新的知识。要学生“会学”

2、,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地理问题。提到地理,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文科思想的严谨,又要有理科的逻辑推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成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也就是需要有数学思想。而从古至今,数学和地理就是有机的整体。1.古今地理学与数学的联系数学是研究世界的一种科学方法和科学语言,地理学也不例外,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如天文方

3、面的世界之最,早在商朝,就有了关于日食的记载,唐朝的僧一行,有了关于子午线的首次实例,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这些足以说明数学在地理学方面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学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科学的内容,只有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学科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1)运用集合思想讲解地理概念、分类及相互关系地理概念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本形式,许多地理

4、问题要进行止确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地理思维活动,都要以正确的地理概念作基础,因此,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中心环节。但是,中学地理中的很多概念,其关系用语言表达很费神,能源,(所谓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口口然界没有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等等。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煤气、汽油、酒精、沼气、氢气等等。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人类,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能、波浪能、潮汐能等,他们在自然界可以再生

5、。而非再生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能等,他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少一点)要从文字上区别且记住这些概念有一定难度,但从集合知识讲解他们只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类似还有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并列关系的概念:降水、降南、降雪,有些学生总是把降水与降雨、降雪混淆,特别是降水与降雨常常混用。这是不科学的事实上,降雨、降雪只是降水的两个并列独立子集,用集合表示就很直观,类似还有淡水与各种陆地淡水资源的关系等。此外,地理学中有些概念还可用集合思想进行解释,等高线就是地表海拔高度各点集合。教师在讲解地理概念时,应注意

6、对概念下定义要准确,概念内涵和外延应将明白,概念之间的关系要讲清楚。(1)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函数方程的思想讲清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地理联系所谓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教师要尽量发掘数与形的本质联系,促使学生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论形”,另一种是借助于形的几何直观性来表示数Z间的某些

7、关系,即“以形促数"O18()90W090E18()在高中地理学习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时,可用数学坐标來代替语言描述。如图,该图为夏至F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图中横轴为纬度,纵轴为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反映了夏至日太阳高度年随纬度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直接得出这一规律: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进一步还可归纳出止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止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最大,向南北两极递减。类似的图在中学地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气温的一月与七月变化曲线等,这些图能精确地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8、关系,在学习吋,教师讲透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学地理中的很多看似函数图象的坐标图,实质上只是示意图,,这类图并不能精确地表达地理事物之间的函数关系,但却能较好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地理规律;第二,地理教学中常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