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哲学》PPT课件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

ID:45658275

大小:302.84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1-15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_第1页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_第2页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_第3页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_第4页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先秦哲学第一是阴阳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是墨家第四是名家第五是法家第六是道德家一、儒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儒家”创建人。孔子生平。儒的来源。(一)孔子的哲学思想1、正名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即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名所指的这类事物的本质(实),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以“仁”为核心的人道思想(1)仁的基本含义: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人有尊重和爱的需要。基本

2、内容是:即爱亲、利国、爱人。(2)仁与知、勇、义的关系(3)仁与德治3、施仁之道:忠、恕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4、知命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即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

3、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知命的内涵:命就是命运。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即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5、人生修养发展过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学:指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和知识;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

4、行都很得当;不惑:是说他这时候已经成为智者;知天命:就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耳顺:即人心与道合而为一。从心所欲:即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6、执中用和中,即中庸,其基本含义在于无过无不及。在朱熹的解释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不仅是思维方式、为人处事为政之道、更是人生哲学。但中庸并不是毫无原则不分是非的“言不顺行,行不顾言”的“乡愿”,而是从两端入手,注意对立面的统一,反对过于极端。(二)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孟子(公元前371?一前289?年)是邹(今

5、山东省南部)人。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孟子一度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之一。与弟子们作《孟子》七篇。《孟子》后来被推祟为“四书”之一,“四书”是近千年来儒家教育的基础。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1、人性善孔子的“仁”核心在于“推已及人”。但是他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孟子的解释: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充分扩充这四端,就变成“仁、义、礼、智”四种常德。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6、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孟子的政治哲学(1)、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2)、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此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3)、从孔子正名的学说出发,君若不照理君道应当做的做,他在道德上就不是君了,他只是“一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两种治道:王道、霸道(5)、王道是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3、君子的精神修养过程:养浩然之气(1)浩然之气——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的一种超道德的价值,即充分发展人性。(2)孟子的“气”和武士的勇气以及士气的“气”的性质

7、相同。有所不同在于它更被形容为“浩然。(3)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知道”与“集义”(三)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荀子的生卒年代不详,可能是在公元前298一前238年之间。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人。《荀子》一书有三十二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可能是荀子亲笔所写的。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1、“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荀子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对天的特性、职能作出了新的诠释。他把天还原为自然的天,明确指出天就是自然界,天具有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