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ID:45935905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上传者:U-7604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要求在掌握基木历史知识的过程屮,提高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提高有效信息的提取利整合能力;通过分析、概括、比较、归纳、综合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中考历史命题的目标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三维目标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而新高考更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趋势在这两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中表现突出。将史料运用于历史教学己备受关注,史料教学对提高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培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町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耍意义。然而,教师对于为什么历史教学屮应该运用史料、如何选择史料、如何使用史料仍存在困惑。历史教师需要反思是否真正了解并重视史料运用,是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浅谈一些认识。(一)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屮,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因此要真正的学习并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地运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棊木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已不适宜现在的历史高考,历史教学屮运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在于: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教材屮固有的知识,还应该学会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其屮就包括了“处理史料”等历史方法的学习),进而能提出口己的观点。同时史料运川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通过史料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Z屮,大大缩短学牛•和真实的历史Z间的距离。如:在讲授《红军的战略转移》一节,利用影碟机放映《四渡赤水》等电影的镜头,朗诵毛泽东的《长征》诗词,使学生从这些史料中体会到一种征服自然、勇往直前的气壮山河的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借助一些史料,可以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枳极性。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以史导论”,培养思维能力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牛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授终目的,而是耍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牛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Z,就是要求学牛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屮,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冇机结合起來,对学牛进行学法指导,“授Z而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牛拿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阳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FI的。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就是希望学生明确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在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史料, 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分析、综介、比较、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棊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三、应用史料探究历史,形成创新精神历史教学屮,教师提供丰富史料并鼓励学生分析史料。鼓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缺陷,综合运川各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设想新方法,捉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粘神。(二)历史教学中如何选择和使用史料第一、广泛搜集史料,慎重选用史料教师是史料教学的引导者,广泛搜集史料是对教师知识储备上的基本耍求。史料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多渠道搜集、积累和保存史料,建立自己的史料库。教师必须提高口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辨析和选用史料的能力。因为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是不能胜任的。史料有真伪、偏全、粗精Z分,教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才能选用分析。(1)充分合理使川教科书上的史料新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頁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存教学屮应更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丿力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⑵适当补充史料教材屮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屮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耍适当补充课外史料。补充的史料应遵循几个原则:一、史料应确保真实可信;二、史料与教学巫点难点应紧密关联;三、史料的长短应适宜;四、史料的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补充史料的同时,根据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质、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牛分析史料,解决问题。在补充史料时,如需学生H己查找搜集史料,教师最好要先行浏览一遍,因为史料太广,学生还没有能力甄别史料的真伪,教师应给与一定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应当顾及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不能过多地补充史料,增加学生负担。事实上,史料与历史知识是相互依存的,必须拥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处理史料活动才能展开。第二、加强对学生使川史料的指导,坚持以史导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内容,引导其从屮得出推论,让学生去认识这些史料如何能作为这一推论的证据,再加上他们日益增长的背景知识,用“把史料放到它的背景之中”的方法,慢慢加深对“论从史出”的掌握。 (1),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要求学牛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屮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屮的重耍史料,耍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皋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学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以文字类史料为例,要让学生养成是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是信史还是伪史的判断习惯,知道不同的史料价值有天壤之别;耍让学生不但关注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耍重视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一一因此要将文字放入历史现场中。以下史料就是一则很好的训练案例:辛亥年腊月二十六,孙屮山向参议院辞职,并咨文参议院:“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Z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Z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这则史料,虽然是信史,但依然既要指导学生读通文字,还必须指导学生将史料放入特定的历史场景屮进行解读,否则就会让学生得岀孙屮山非常信任袁壯凯(或是袁世凯善于伪装)的结论,这当然是与爭实大相径庭的。(2),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提取有效的信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历史,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例:《美国南北战争》是初中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人教版教材从战争的爆发利北方的胜利两个方面,介绍了这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文字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教材受版面的限制,冇关战争的规模及其细节无法展开,因此,教师在补充材料的同时可设计问题1:这场内战惨烈到什么程度?请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南北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幕。伤亡人数超过了150多万,成千上万的家庭流离失所,战争所带來的磨难超出我们的想象。——罗恩・马克斯韦尔《直面历史》材料2:川了四年战争和儿乎70力美国人的鲜血——伤亡儿乎等同运到北美的奴隶总数——才将宪法中奴隶制的污点洗清。——安玛丽・丝劳特《这才是美国》问题2:美国出兵伊拉克仅仅死亡4000多人,国内的反战情绪就界常高昂,前总统小布什的民众支持率因此而人跌。南北战争是美国的一场内战,死伤了那么多人,但林肯却能永垂史册、受到美国人的崇敬,这是为什么? 本例用数据反映战争的规模和破坏性,与当今的伊拉克战争相对比,凸现问题的矛盾,可以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然后结合林肯画像,进入后面教学的进程,探讨战争的原因。(3丿,分析归纳,强化史山证來。教师应点拨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的是“历史”和“证据”不可分的概念,强化了“史由证来”的意识。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不同的材料,让他们H己去对照整理,进而形成推演,找出结论。例如,教师按常规分析鸦片战争时,一般做法是把课文屮介绍的国际、国内背景等分析一下,然后得出中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结论,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如果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马克思在《鸦片贸易》中的一段话:“中国皇帝为了制止自己民的自杀行为,既禁止外国人输入这种毒品,又禁止中国人吸食这种毒品,而东印度公司却迅速地把在印度种植鸦片以及向屮国私卖鸦片变成自己财政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财的原则來对抗。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Z—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依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犬朝尽善尽美的幻想來欺堀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一一这的确是一种悲剧,其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岀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围绕这则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能使学生加深历史中“文明、非正义”与“落后、正义”这对矛盾之间的交错与统一。第三,探索适当的教学方式发挥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史料的处理是复杂的,牵涉到教师的经验、知识、技能、史学概念等等,没有机械化规则町循。丿力史教师必须以冷静的头脑对待史料教学,坚持史料教学与教给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方法相结合这一原则。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对史料的运川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來。所选史料或所捉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述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儿题儿问,问题Z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触摸了两块棉布(手工织布和机制布),(问题1:从两块布中能感受到什么?)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两快布的优劣,同时学牛在感受中,体验和认识到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以及洋货的畅销对手工织布的冲击,从而给中国造成的国弱民贫的状态。接着我川形象的图片(摆满洋商品的柜台)与文字资料勾画出“国弱民贫”的屮国近代社会形象。(问题2:如何改变中国这种国弱民贫的状况?),学生很快意识到,我们也应采用西方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方式发展屮国经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汕然而生。最后结合书木的人物张睿,介绍他弃官从I筍救国和他采用近代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创办实业等爭例,让学生体会到张晝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讲述张譽艰难的创业过程以及为实现救国救民理想而付出艰辛努力的丿力程,把张窖这种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延伸到当时社会中TT万万 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人身上。这样史料•教学相结合,完成了三维目标,特别是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总Z,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学握历史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基础教育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而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屮考、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下,町以说,史料教学已成为21世纪屮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史料教学意义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史料及史料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改进史料教学方式,不断拓展史料教学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