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

ID:45944505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_第1页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_第2页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_第3页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_第4页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谈摘要: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屮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整节课堂教学的序曲,它负有酝酿情绪、带入情境、设疑激趣、渗透主体的重任。恰当地引入新课可以温故知新、承前启后,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调能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设计;学生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039-0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环

2、节都应当精心设计。而课堂导入是每一课教学的开端,更应该遍寻良法,以博得满堂彩的效果。因此,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一定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从屮足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导入坏节若能生动有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眼睛里就会散发出攫取知识的光,也会刺激老师讲课的激情。通过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本人认为语文课堂导入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以下是我对课堂导入设计的几点浮浅体会。1.

3、悬念导入法悬念可以使人萌发出期待心理,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诱惑力,激起欲知其详的渴累。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开讲,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给教学过程增添活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习《孔乙己》时有这样的导入:〃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有人说,古希腊

4、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围绕课文内容本身,而借课题以外的与课文有关联的某些内容发问,巧设悬念,由远及近,引入新课,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所述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己》的一些本质问题,即塑造孔乙己形象的创作方法和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2.故事导入法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厌恶空

5、洞的说教,喜欢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在课堂导入时,精心选取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小故事作为开场,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先将杜甫的生平故事娓娓道来,特别强调其安史Z乱后国破家亡的凄苦,个人际遇在国家沦亡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学生听得为之动容,感同身受,接下來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1.音像导入法图片影像是直观性很强的表现形式,展示相关的图片影像,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瞬间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在导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先播放一段激昂壮阔的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感悟到什么,从

6、而以激昂的情绪进入新课的学习。再如学习《土地的誓言》时,教师先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放了几幅图文结合的美丽的关东大地的图片,然后将图片切换成满目疮痍、尸骨遍野的景象,并在这些图片上标注拍摄照片H期,随即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美丽的关东大地变成了这幅模样?〃要求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简要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背景。在前后迥然不同的两个系列的照片对比下,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学牛对〃九?一八事变〃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灾难冇了更直观的感受,接下来对于文中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就更易于理解了。导入中两个系列的对比照片,成为随后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2.温故导入法温故是导入

7、新课的常见方法,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与新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使新旧知识结合从而形成系统。同时,学生通过回顾I口知,也会找到成就感,增强学习,树兴趣立起学习的信心,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迁移规律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力求新旧相连,教师要善于以旧拓新,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学习。在导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先引导学生齐背曾学过的《归园出居九〃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然后点拨:〃我们已经了解到陶渊明是一个不愿与浑浊的现实世界同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