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ID:46069789

大小:6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与对照组11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1%;对照组总有效率61.07%o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治愈率。❷【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❷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41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33

2、-01所谓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病情各异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其是指供应脑某一特定区域的血管流量减少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由于脑内血管阻塞,造成大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脑实质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严重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本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的“气、血、痰、瘀”理论,运用自拟的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小结如下:令1.资料与方法❷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近3年的住院病人。将选入的226

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3例中,男78例,女35例,年龄51〜82岁,平均63.5岁;对照组113例中,男72例,女41例,年龄48〜79岁,平均65.2岁。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并发症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❷1.2病例选择:①入选标准:发病时间在72h之内的首次发作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30分);诊断标准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X⑴❷,并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受试者无意识障碍,检查合作,吞咽功能正常。②排除标准:重度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

4、脑卒中,有血管性痴呆史者;假性球麻痹;先天性血管畸形伴缺血性卒中;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胃肠疾病影响胃肠吸收;精神异常无法合作;严重的出、凝血障碍患者;卒中发病后接受过颅脑手术患者,及伴有出血性卒中的患者。❷1.3治疗方法:治疗组:基本方药组成:人参20g.黄茯30~90g、当归10g、桃仁10g、赤芍10g、红花15g>丹参20g、鸡血藤15,川苇10g.桂枝10g.三七3g、地龙10g.白僵蚕10g、抿蚣1条、全蝎2go加减:形体肥胖,阳气不足,舌强语暑,风痰瘀血中阻者加石菖莆10g.天麻10g、远志10g.郁金15g、胆南星10g;头

5、痛目眩,舌红苔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者加钩藤10g、菊花10g、生石决明30g;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加川断15g、怀牛膝15,桂枝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上、下午2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应用2飞个疗程。西药为静滴低分子右旋醯肝500mL,5%葡萄糖液500mL+川苇嗪注射液80mL,5%GS250mL+胞二磷胆碱0.75g,静滴,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应用2~3个疗程。同时长期口服尼莫地平40mg日2次,肠溶阿司匹林50mg,日2次。❷对照组:所用药物及疗程与治疗组所用的西药相同。2组每疗程间均间隔5〜7天。❷1.4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中

6、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❷❷[2]❷,在治疗前1日、治疗终点时间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内或增加。❷2.结果(见表1、表2)❷表1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❷注: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