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ID:46073446

大小:57.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提要:发现法,又称问题教育法。它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诺,它的基木观点是以培养探索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方法。屮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地理课教学是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融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丁一体,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活动予以体现,它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再现型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模仿

2、型的学生。现行教学大纲要教学目的屮“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这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智能的客观要求。作为地理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思想上跳出旧教材的思想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程序,创造一套以学生运动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智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发现教学质量法在这方面体现出极大的优势。因为它重视学生学习再发现的过程

3、,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把现成的东西交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去发现,去探索。简言之,便是教师在授课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自觉地感到“什么”。它一般的过程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解决问题。发现法完整的过程大体分五步:1.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2.由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树立假说;3.通过比较判断由我们认为正确的假说上升到概念,即目标和结论,或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4.如果地理假设不成立,从理论实践两方面重新检查进行这

4、一过程,即重新提出假说,再次运行。一般情况下,教师应控制课堂,加强引导,努力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结论,这一步当然可以省去;5.因势利导学生把发现转化为活的能力。整个过程可用下图表示:比如,讲《东亚》季风的特点及成因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随着季节的变化风向发生相反变化的风为季风,我们根据生活体验中体会,冬季多刮什么风,夏季多刮什么风?两季风与气温气压关系如何?然后,让学生观察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风向,找出为什么夏季刮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吹偏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时,教师提出问题,第一步完成了。接着,教师

5、诱导启示学生运动思考:1:什么是风?2:空气为什么会流动?3:气压为什么有高有低?这些内容是已学过的,学牛可以白行解决。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而空气的水平流动主耍是因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界造成的,即风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那么,什么造成气压差异呢?有两种可能,地势(海拔),冷势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即上升或下沉。至此,假说初步建立了,是地势原因形成东亚海陆间气压差异并形成季风吗?通过判断,这是错误的。那么,是海陆间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吗?这时假说完全健立了。这时,第二步完成了。教师提示学生冬夏季大陆和海洋的温度有何差异,气压有何

6、差异,这时,可用下图表现思维过程:通过判断可以得岀这样的结论:气压的高低是由于海陆分布造成的,即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空气遇冷收缩,气压较高。而大陆海洋由于吸热散热的差异,使气压高低随季节变化,从而风向也发生了变化,形成季风。这时,教师问学生,季风是怎么形成的?学生举手,教师并不急于归纳,将图上大陆改为“欧亚大陆”,将“海洋”改成“太平洋”。到此学生便能感知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而且可回答出若干个自认为的答案,假说通过判断树立了。下•步把假说归纳为概念或者是结论:海陆间物理性质不同(热力差异)是形成

7、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然后请同学查书,看这个结论同课本是否一致。学生因为发现他们的结论同课本上一致而兴奋起來,课堂情绪活跃。那么教师就势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东亚季风显著呢?通过观察地图,不难得出结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犬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对比差异显著,因而东亚季风最为显著。教师要因势利导学生把发现转化为地理能力,即前述的第五步,冬夏季风的特点,强化概念。耍求学生根据地图看冬季风的行径,学生能看出,冬季风是从高纬吹向低纬的,再提示从冬季风来源地情况,估计冬季风性质(寒冷,干燥)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性质是由教师

8、指导下学生发现的,而对夏季风充满活力不需要教师出力了,学生很快能答出来,进一步根据夏季风的路线,发现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至此,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但学生在师生共同活动下的再发现过程中,感到了“什么”。山于他们是自己“发现”的,故记忆深刻。上述教例是在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时,开始所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