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

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

ID:46089907

大小:54.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_第1页
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_第2页
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孩子良好习惯与家庭指导研究416206湖南省凤凰县木里学区吴建宜13739006404廖建生1376743672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削副研究员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别无选择地落到了广大父母与教师的身上。一、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大人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很自然的就去模仿。如果大

2、人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你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所以,要想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二、家长与孩子有效的沟通研究显示:46%的孩子偶尔向家长倾诉心事,29%的孩子希望家长给予心理沟通方面的关怀。孩子是渴望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倾诉心事。可往往由于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运用的方法不当,导致孩子“有话想说但又不说”的现象发生。与孩子沟通,家长首先要学会接受和倾听,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要给予相应的回馈,让孩子感受到平等与尊重,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启发、引导。良好的沟通能起到警示和纠偏的效果;同时疏导孩子情绪,促进孩子身心健康。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流程与方法家长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3、的流程与方法,我们概括为五句话一一讲明道理,告诉方法,引导和落实,督促和激励,榜样示范。讲明道理。家长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认同;并且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我们认为,在说理中要注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告诉方法。仅仅明白了道理,还不够,是因为没有告诉孩了方法,包括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家长要让孩子参与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不这样做会怎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启发孩子主动思考,通过思考,达到

4、内化;由内化,变成一种主动愿意改变和约束自己的愿望。引导和落实。习惯培养离不开实践,解决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后,还应善于引导孩子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该怎样做”的事情了。比如:告诉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方法,把与本科无关的东西放入桌子内,目光须追随老师,大脑要跟着教师的思维,积极回答提问等。再如,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呢?削一个苹果给爸爸妈妈吃是孝敬,给爷爷奶奶捶背是孝敬,其实,上学不要父母接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梳头,这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烦父母等长辈也是孝敬。通过这样的指导,给孩子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并且让孩了在实践屮体验成就感。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强化,使孩子在实践屮逐步养成

5、好习惯。督促和激励。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做到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弹现象。习惯是经过长期逐渐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细心和恒心。要不断的引导与督促,纠偏与激励。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就给适当的鼓励;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就给适度的纠偏。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引导激励,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榜样示范。家长可以给孩子找优秀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更好地利于习惯的形成。家长也要做好榜样,给孩子提供可效仿的事实例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或许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家长为了给孩

6、子树立好榜样,务必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较好的教育环境,直到掌握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附:作者简介吴建宜,34岁,专科学历,从教16年,数学组长,

7、•二年班主任,课题研究实验班班主任,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廖建生,32岁,本科学历,从教14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语文学科教研组长,课题研究实验班班主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