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

ID:46097263

大小:59.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步骤与策略初探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58-01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根本,也一直是让学生揪心,老师烦心的难题。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通常情况下,老师讲解阅读理解只是针对题说题,学生往往在这篇文章中明白,换篇文章就又不知如何下手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告诉学生答案不如告诉他们进行阅读理解的基本策略与步骤,让他们找到开启难题的钥匙,自己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归纳。笔者认为,阅读理解材料至少要读三遍、

2、第一遍理解,第二三遍再开始答题。阅读第一遍时可以按以下几步进行:1・辨文体,感知内容小学阶段阅读理解的文体主耍有记叙文(寓言故事)、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每种文体都有其特点和着重表现的地方。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后首先耍确定一下是那种文体,再根据文体知识边读边进行分析。1・1记叙文首先要找到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耍弄清记叙的顺序。接着看看作者为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描写。最后看看开头结尾的特点。1.2说明文首先找说明对象及特点,接着看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1.3散文阅读主要关注语言和所含哲理。1.4议论文首先找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接着看

3、作者是怎样证明观点的。2•分层次,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都是为中心服务的,都突出文章的主旨。平时的阅读理解中耍让学生练习为文章分段,准确简练地归纳每段意思。当然,教师要告诉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以便在阅读理解中反复应用。2.1摘句法,主要选总起句、总结句、屮心句或过渡句。2.2串联法,找出每句话的重点词串联起來,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3取主法,以段中重点作为段意,次要的省略。2.4根据体裁特点概括。3•找中心,理解主题一-篇文章的中心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正确的找到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读懂文章,更好的解答文章后的练习题。这就要求学生要逐字逐句的认

4、真阅读,边读边想,通过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归纳的方法。3.1通过题目概括,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虽没有揭示也与中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题冃。3.2找屮心句,屮心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记叙文的中心句往往是文章中抒情或议论的句了。3.3通过主要内容体会,这需要阅读者在认真读并概括内容的基础上多问儿个为什么。4•识生字,积累词语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个积累的过程,平吋做阅读理解时,对于不认识的字要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边阅读边积累。对于生词要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办法理解其意思

5、。积累的多了方法会掌握的越来越熟练,对词语理解也不会再有畏难的情绪。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联系上下文。(2)拆字凑义。(3)找近义词。(4)联系生活实际。第一遍阅读完,二三遍怎么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4.1看问题,锁定范围。先读问题再读短文,带着问题阅读冃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及时抓住文中与问题关系密切的信息,寻找答案。4.2借原话,巧妙解题。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阅读理解后问题所指向的关键字、词、句了或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吋重点的理解与分析。〃找原话〃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度,也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在教学屮是提倡的,但要想准确的找到原

6、话需要认真地阅读与分析。我们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反映的句子,再将句子放到阅读理解的文字材料中去,对短文进行理解,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了。有些问题要求用文中原话來回答,我们就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來作答,我们也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有的问题指定必须要使用自己的话來回答,我们则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变成自己的话后再回答。4.3选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我们要教给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來解答。(1)理解词语和理解含义深刻句了可以联系上下文,将句子或词语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或是联系实际生

7、活,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情景来帮助答题。(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假设口己就是文中的那个人来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3)谈启示或感想要让学生先阐明文章的主旨,接着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准备怎样践行或是已经怎样践行过。当然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题都要始终立足中心。因为文中的字、词、句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从中心出发答案就有了落脚点。对于一些固定题的答题方法,例如:修辞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句了或段落的作用、开头结尾的关系等,教师在平吋练习中要多渗透,尽量让学生掌握。4.4看要求,找准答点。题目的要求是学生答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