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

ID:46109881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_第1页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_第2页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8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23-02笔者自2006年以来,运用《伤寒论》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咳喘50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34岁,发病时间最短者8天,最长者10余天,发病半年者13例,发病超过半年者20例;急性支气管炎28例,支气管哮喘10

2、例,大叶性肺炎12例。1.2诊断标准以西医理化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西医疾病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以发热哮喘为主,属邪热壅肺,外邪未解者为诊断依据。2治疗方法2.1基本方:麻黄9克、杏仁9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先煎)18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下。2.2临证加减,若热壅于肺而汗多者,冇膏用量可加倍,以增清热之效;若热闭于肺而无汗者,可酌增麻黄用量。以助宣散之功;若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者,酌加薄荷,苏叶以助散邪之力;若大便干结者,可加炙大黄以通肺导热下行

3、,痰黄不易咳出者,加全瓜萎15克、桑白皮15克、海浮石12克。2.3使用注意:解表剂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影响疗效,汤药应温服,服药后注意保暖,使遍身微微汗出以利祛邪,风寒咳嗽,痰热壅盛者禁用本方。3治疗结果3.1结果痊愈(咳嗽止,喘息止,痰液明显减少或消失,胸片正常者)40例,好转(咳嗽、喘息明显减轻、痰液减少、胸片好转者)8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达96%。3.2典型病历张小红,女,57岁,农民,2006年12月27日就诊,三天前因感冒而致咳嗽,咽痛,头痛,经治疗感冒基木痊愈而咳嗽不止,曾服用咳特灵

4、,麦塞莱茵片,急支糖浆等,症状无明显好转。现发热,口渴,咳嗽不止,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胸片显示:两侧肺纹理增强,血常规白细胞11.5X109/L,证属外感风邪,化热犯肺,热邪壅盛,肺失清肃而致,治宜宣肺散邪,清泄肺热,止咳平喘Z法,现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临证加减:麻黄9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18克(先煎)水煎服,服4剂后,咳喘明显减轻,胸痛也随之好转,上方加薄荷,苏叶各10克,再进3剂,咳喘告愈,诸症消失。4讨论木组病患50例,有效率为96%,说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治疗咳喘症方面是有着较为肯定的疗

5、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5体会咳喘是肺系统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而致,内伤咳喘则由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本组病人因外感而引起,但因风寒误治者居多,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于外感风邪,化热犯肺,热邪壅盛,肺失清肃而致,方中麻黄辛温,宣肺散邪,石膏辛寒清肺泄热,二药合用,一温一寒,冃寒药重于温药,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则清泄肺热而不凉遏,共奏宣泄肺热之功,并为君约。杏仁降肺气,与麻黄一宣一降,加强止咳平喘作用,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屮,调和诸药,为使药;实践证明,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药简效宏,木方经过加减可用于治疗各种咳喘,尤其以外感后,风热犯肺,咳喘不愈者更为适用。本方出口《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病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急,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便以木方加减治疗,服后辄效。若肺中热甚,蒸迫津液,固然有汗,津液大伤,则汗少或无汗。此时当加重石膏用量,或加炙桑皮、芦根、知母Z属。若无汗而见恶寒,是虽邪以入里化热,但在表Z风寒未尽,或是风湿而夹风寒所致,当灼加解表Z热,如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茅了之类,再用清泄肺热

7、为主的同时开其皮毛,使肺热得泄而愈。所以临证用本方,不必拘于“汗出而喘”,但当细审无汗Z故,或加清热生津Z品,或加辛散解表Z属,自然药证相当,应手而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