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

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

ID:46137337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_第1页
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_第2页
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_第3页
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史料教学的运用陈培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专门就史料教学问题提出具休而明确的要求与建议,新编高中历史教材的重人变化之一•就是增加了人量的史料!新课程下高中史料教学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有效?实有探讨之必要。一、选材要精心。史料是人们在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以各种方式遗留下來的有关他们的行动和思想的痕迹,是记录过去人类活动的符号,.史料Z多可谓浩如翰海。在如此众多的史料屮如何选材?1、史料要可靠。新课程强调“论从史出”,任何立论都是建立在史料的可靠棊础上的。史料不可靠,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所做的一切都将劳而无功。前段时间,听了一位教师上《新文化运动》一

2、课,对白话文的优点进行讲述时,用了这段材料:“胡适27岁已做北大教授。一口胡适在北大讲课时乂对学生讲授白话文的优点,受到喜好文言文的学生的抵触。为让学生了解口话文好处,胡适让学牛就口C想发电报拒绝蒋介石邀请做行政院秘书一•事草拟一份电报稿。学生的电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的白话电报「干不了,谢谢。”’教师让学生阅读这则史料,以此体会白话文的优点。结果适得其反,部分学生非但没冇体会到白话文的优点,反而认为文言文的电报表达较为委婉,容易让人接受比白话文好。问题出在哪?源于选择的史料欠完整,未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历史的真实乃是,1934年秋,胡适在北大讲

3、课时大讲白话文的优点,学生反驳道「'白话文语言不精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于是,胡适让学牛就口己复电拒绝蒋介石邀请做行政院秘书一事,草拟一份电报稿,看看究竞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学生的电文“才学疏浅,恐难腔任,不堪从命”,胡适的白话电报“T不了,谢谢”。儿字之差,结果迥异。2、史料耍有趣味性,耍有助于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例如《物质文化牛活的变迁》一课,在导入时可用茅盾《子夜》中的一段材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來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朋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偎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

4、吴老太爷人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髙开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亘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引导学牛阅读并思考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牛活中所没有的?吴老太爷醒过來之厉,还有哪些东两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通过这则材料和问题学生探究兴趣浓厚,课堂氛I弔I轻松而活泼。3、史料要有思考性,能突破难点,给学生以思想的震撼、心灵的启迪,能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探究。例如在《宋明理学》一课屮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同是个难点,如何突破呢?可引用如下史料:“朱熹

5、一生著15209卷,编撰书籍210卷,注释38卷,校勘72卷,总Z是著作等身;而没有想到,陆九渊却是另外一个结果一没有专著留下,零。当然,有个《彖山文集》,但那是后人给他编撰的。”看完这段史料学生就纳闷了:怎么两人水平相差那么多呢?此时,教师町引导学生回到教材探究。看完教材学生恍然人悟:原来两个人著作数量的不同,并不是他们学问水平不同的表现,而是他们对书的态度不同,治学的态度不同。朱熹讲求的是日积月累的学习,要读书求理,当然离不开书的作用。而陆九渊反对埋首书册,认为理在心中,排除物欲就能达到理。如此,学生深化了对两人思想不同的理解。但是,到这儿学生的认识还没冇水到渠成

6、,这时可以再引川著名作家曹俊仁对两人思想的一个比喻:“如果敌机來了,朱熹就会叫他的弟子爬到书架上,去翻查飞机的种类性能和各种防空的知识。陆九渊会怎么做呢,会让他的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移。”看完这段材料,学生口然得出两人的观点都存在缺陷。是不是到此就可以终止了呢?笔者认为可进一步补充曹俊仁对南宋金华的理学家吕祖谦的比喻:“吕祖谦会带着一帮弟了,E快地逃到-•块人石头下而隐蔽起来,卧倒不动。”如此,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宋代理学不同流派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教材中未提到的南宋理学大家R祖谦的探究兴趣。二、运用要得法1、遵循历史本身的时序性。上述胡适草拟电报稿的史料如若

7、完整地引用,是否就科学介理了呢?笔者认为还有待商榷。这则故事发生在1934年,用1934年的事悄解读1915年兴起Z初的新文化运动,冇失历史的本真,不符介历史的逻辑,且不利于学生求真精神的养成。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也不同。因而,史料教学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低年级学生应多川一些直观形彖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