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

ID:46146780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_第1页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_第2页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_第3页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_第4页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排斥理论:工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探究摘要:工读学校是专门针对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存在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自从1955年北京海淀区成立第一所工读学校以来,工读学校在中国已经走过了57年的时光。为更好地解决青少年问题,本文站在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分析工读学校面临的困境,探讨工读学校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关键词:青少年;不良行为;社会排斥;标签效应青少年时期不但是个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青少年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祖国的未來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时期也是个人成长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

2、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和同辈群体的感染,造成人牛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偏离,误入歧途。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性、包容性增加和新媒体的广泛使用,青少年问题有所增加,主要包括道德品质下降、网络成瘾、早熟早恋、是非观薄弱等方面,引起各方关注。积极寻找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措施,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变成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关键课题。不同国家、社会组织对青少年时期的界定不同,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发生改变。比如,1985年联合国将青少年时期定位15-25周岁,我国统计局把15〜34岁的人确定为青年,为了适应本文需要,本文中提到的青少年

3、主要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工读学校的性质及英作用在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监护人(父母)、学校应该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冇以下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向赌博;收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不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以及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一旦发现,家长和学校务必教育、纠正。未成年人不得冇下列严重不良行•为:

4、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一些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虽尚不够刑爭处罚,但是严重危害社会,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极坏影响,父母(监护人)和学校应严格制止,严重者应送往工读学校重新接受社会化教育。新中国成立Z初,为了帮助社会上有上述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闲散青少年接受社会主义再教育,重新融入社会,我国从前苏联“引进”工读学校这一特殊的办学形式并在北京市海淀区率

5、先开始使用o在1981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屮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的通知》中对工读学校各方面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1)在性质上,工读学校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补充形式,主要针对的是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但是又不够刑事处罚条件的12〜17岁青少年。(2)在教学内容上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男女分班教学,进行必要的劳动和技能培训,争取把学生转变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有一泄职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工读学校学生毕业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军、就业或者继续升学。(3)在工读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办学主体包括教育部门、

6、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同时批准后青少年可以入学。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招收的学生从主要由公安机关交送变成学生、家长和学校自愿两种方式并存。进一步讲,工读学校虽然和少管所(少年犯管教所)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却有根本的不同:少管所是我国劳动改造的机关Z-,属于广义上的监狱。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到18周岁的犯有严重罪行未成年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可以根据情节轻重量刑处罚,划清了工读学校学生与少年犯屮之间的界限,但是工读学校乂与普通学校有明显的区别,被打上“特殊标签工

7、读学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努力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不过有学者指出,目前工读学校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包括重视程度不够、体制不顺、法规政策不健全和办学模式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向帮化、孙霄兵,2009)0但是,除了工读学校自身的问题外,从学生角度看,在工读学校的经历能否帮助他们纠正不良行为,重新融入社会,是否对学生发展有益,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二、社会排斥理论的含义对个体青少年而言,进入工读学校很可能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对工读学校学生群体而言,很可能就会面临社会排斥。法国学者拉诺儿在1974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排斥这一概念以后,社会排

8、斥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学、社会政策等领域,到目前为止,学界对社会排斥的含义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已经达到了基木共识:(1)研究对象,社会弱势群体包括•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农民工、贫困人口等社会边缘人都是容易受到社会排斥值得的关注的群体。(2)表现形式,社会排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