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ID:46166583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_第1页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_第2页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近年来,通过鼻粘膜给药己被认为是一种药物能被快速高效吸收的给药方式,鼻粘膜细胞上有很多微细绒毛,因此大大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而积,粘膜细胞下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药物通过粘膜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此外,鼻腔内酶的代谢作用远远小于胃肠道,因此,鼻腔给药系统正口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括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此外,药物从鼻混区吸收,为某些屮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给药途径。另外,疫苗的鼻腔给药在疗效及患者接受性上同样是非常吸引人的。木文主要概述了设计和开发鼻腔给药制剂时需考

2、虑的主要因素,如鼻腔的解剖牛理、药物作用机制及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设计制剂时均是必需考虑的彩响因素。同时木文也讨论了增强药物鼻腔吸收的方法。1鼻腔的解剖生理及药物吸收的特点1.1鼻腔的解剖生理从动力学来看,鼻腔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因为三个不同的过程(药物沉积、药物清除及药物吸收)均在鼻腔内完成,因此,通过鼻腔给药,其解剖结构及相关的牛理特点是需要充分考虑的。昴腔由稣屮隔分为两个不同的腔室,稣中隔主耍包括软骨和皮肤,因此药物渗透率很小。药物冇效吸收部位在鼻腔外侧壁血管丰富部位,即鼻粘膜丰富的鼻甲部。1.2鼻腔

3、给药特点鼻腔作为给药部位,其药物吸收与其它部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给药方便,以滴入或喷入方式给药,病人可口行完成。②鼻腔粘膜上有众多的细微绒毛,可显著增加药物吸收的表而积,同时上皮细胞F有许多丰富的毛细血管,故药物能迅速吸收。③药物吸收后H接进入体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鼻粘膜中蛋白水解酶活性低,对在胃肠液与胃肠壁膜中易代谢的或首过效应很大的肽类与蛋白质类药物是有效的给药途径。④鼻粘膜比其它部位的人体粘膜如胃肠道、口腔及阴道等的通透性更高,药物可以很好地吸收。鼻粘膜给药的缺点是制剂対鼻粘膜的刺激,主耍是纤毛

4、零性作用,包扌舌药物、附加剂、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的刺激,对容易引起纤毛不可逆毒性的药物,不宜长期鼻腔用约。此外,鼻粘膜给药的剂量受限,药物在鼻粘膜上停留时间短,这对药物的鼻粘膜吸收有影响。2.药物鼻腔吸收的影响因索2.1一药物沉积的影响药物丁•鼻腔前部沉积能提供较长的滞昭时间,然而,鼻前部药物渗透率低。而药物沉积于鼻后部,药物渗透性好,但滞留时间短,可见,给药方法和药物性质决定药物沉积部位。Harris等对定址喷鼻剂和滴鼻剂的沉积和清除作了比较,喷鼻剂丁询部沉积,一小部分由鼻粘膜纤毛缓慢淸除驱送至鼻咽部,

5、相反,滴鼻剂人部份沉积于后部,人部份被迅速淸除至鼻咽部。2.2鼻粘膜纤毛的影响鼻腔的清除机制(如清除灰尘、过敏原及细菌等)是维持鼻正常生理功能的方法,鼻粘膜纤毛的清除功能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生理因素,鼻粘膜纤毛上皮不断的洁净作用,导致药物在鼻粘膜上接触时间很短,药液没有被吸收以前,很快就被清除。而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药物与上皮组织的滞留时间,因此,为延长约物在鼻腔内的滞留时间,需使用生物粘附聚合物、微球体、壳聚糖等增加制剂的粘度。同时,鼻粘膜纤毛也会被药物、辅料、防腐剂及吸收促进剂刺激或抑制,从而

6、影响药物吸收。2.3酶活性的影响鼻腔内存在许多酶,这些酶均M能影响药物的稳立性,如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可能会被鼻粘膜屮责白酶和氨肽酶降解,虽然鼻腔中的氨肽酶远远少于胃肠道内的氨肽酶,但多肽可能与鼻腔内的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増大分子量,降低渗透性。2.4一药物浓度、剂量和给药量的彩响药物浓度、剂量和给约量是影响鼻腔药物释放的三大相关因索,一项灌注实验(perfusionexperiments)结果显示,L•酪氨酸的鼻腔吸收随药物浓度的增长而提髙。另一项研究屮,氨基比林按恒定的速率释放,不受药物浓度影响,而相

7、反,水杨酸的吸收则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这可能是因药物浓度增加渗透进粘膜引起鼻粘膜受到损伤而致。2.5制剂的pH值的影响鼻用制剂的pH值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有非常人的作用,适宜的pH值可避免刺激鼻粘膜,使药物以非离了型状态而吸收,预防鼻腔内致病菌的生长,维护如防腐剂等辅料的功能,维持鼻粘膜纤毛正常的运动。溶菌酶是鼻内分泌物,于酸性pH值环境卜能杀灭细菌,而在碱性环境下则不起作用,导致鼻内组织易受细菌感染。因此,保持制剂的pH值维持在4.5〜6.5,并以非离子型状态存在,则药物最容易吸收。2.6缓冲剂容量

8、的影响鼻腔给药剂量通常较小,通常为25〜200口L,常用给药剂量为100RU然而,鼻内分泌物可能改变给药剂量的pH值,这将彩响非离子型药物的浓度,因此,必需加入足量的缓冲剂以维持原药的pH值。2.7渗透度的影响药物的吸收受制剂的张性(tonicity)的影响,上皮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收缩,高张生理盐水溶液也会抑制或终止纤毛运动,低pH值的影响类似于高渗溶液。2.8药物载体的影响根据Pfennigton等的研究,增大稣用制剂的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