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

ID:46285075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3页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4页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ICCO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定义PICCO是一种技术,是一种简便,微创,高效比的,对重症病人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的工具。PICCO是英文puiseindicatorcontinuouscardiacoutput或Pulseindexcontinuouscardiacoutput的缩写,即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危重症,基本原理利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进一步的测量血液动力监测和容量管理,并使人多数病人不再需要放置肺动脉导管。该监测仪采用热稀释方法

2、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來获得连续的心输岀量(PCCO)o同时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ITBV已被许多学者证明是一项可重复、敏感、且比肺动脉阻塞压(PAOP)、右心室舒张末期压(RVEDV)、中心静压(CVP)更能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优点1•创伤小・只需放置屮心静脉和动脉导管,无需肺动脉导管,可用于儿童。2.初始设置时间短・可在儿分钟内开始使用。3•动态、连续测量・每次心脏跳动测量心输岀量、后负荷和容量反应性(beatbybeat)o4.无需胸部火

3、线・来确认导管位置。5•效费比・比连续肺动脉导管价格便宜・动脉PiCCO导管可以放置10天,减少重症监护吋间及花费。6•参数更明确・即使对于没冇多少经验的人员而言,PiCCO参数也非常易于判断和理解。7.血管外肺水・床旁定量测量肺水肿。使用方法经肺温度稀释法和PCCO的测定需要一根特殊的动脉导管。该导管通常置于股动脉或腋动脉,小儿只能置于股动脉。通过该导管,可连续监测动脉压力,同时监测仪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PCCO)o动脉导管带冇特殊的温度探头,用于测定注射人动脉的温度变化。监测仪利用热

4、稀释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可用于校止PCCOo通常需要测定3次心输出量,求其平均值来校正PCCOo动脉导管外,尚需一条常规的深静脉导管用于注射冰盐水。通常深静脉导管置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如果仅为校正PCCO,经外周静脉注射冰盐水也可,只要动脉导管可得到可靠的温度反应曲线,但这时容量测定是不准确的。当冰盐水从股静脉注入时,仪器测定的ITBV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将比实际值高75ml(绝对值),这是因为从注射点到测定点的容量要较从上腔静脉注入高。而EVLW的值是准确的。冰盐水的注射容量取决于病人的

5、体重以及EVLW的多少。如果EVLW增多,注射容量必须增加。1PICCO的简介及参数意义徳国Pulsion医疗系统公司将肺热稀释法与动脉脉搏波形(pulsecontour)分析技术结合起來制造出PICCO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了心输出量(CO)连续监测功能和容量指标,并可监测血管阻力的变化。经肺热稀释法测co、心脏指数(CI)、胸内容量指数(ITBI)、全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通过经肺热稀释法对动脉脉搏轮廓法初次校正后,可以连续监测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ul

6、secontourcardiacoutput,PC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容量反应[每搏输出量变杲性(SVV),脉搏压力变异性(PPV)]、系统性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临床参数及其意义:C1为3.5〜5.5L/(min•m2)。CI低于2.50L/(min•m2)时口J出现心衰,低于1.8L/(min•m2)并伴冇微循环障碍时为心源性休克;ITBI为850〜1000ml/m2,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为前负荷过重。GEDI为680〜800

7、ml/m2,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为前负荷过重°ELWI为3〜7ml/kg,大丁高值为肺水过多,将出现肺水肿。PVPI为1〜3,反映右心室后负荷大小oSVVW10%,PPVW10%仮映液体复苏的反应性oSVRI为1200〜2000dyn.s.cm・5m2仮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体循环中小动脉病变,或因神经体液等因索所致的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均可影响结果。dPmax为1200〜2000mmHg/s,反映心肌收缩力。2PICCO的应用2.1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胸腔内血容量(ITBV)是反映循环血容量的冇效参数,出

8、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肺血容量组成,因而与心腔充盈量密切相关。ITBV指数(ITBVI),可作为心脏前负荷的灵敏度指示器,是较肺毛细血管楔压(PC2WP)和中心静脉压(CVP)更好的心脏前负荷指标。Rocca等在肺移植手术时采用PICCO技术,结果表明可充分评估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证据。在儿科先天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