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

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

ID:46290088

大小:840.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_第1页
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_第2页
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81期管理观察2015年6月第18期ManagementObserver下旬出版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毛燕武[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02]摘要: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邻避危机”规模化、对抗性趋势有所增强,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必须坚持社会治理理念,厘清政府角色,转变政府治理“邻避危机”的思维惯性,以完善制度供给切入口,重构公共参与制度,培育社会复合主体,完善应急系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邻避危机”化解与治理对策。关键词:城市化邻避现象邻避危机社会

2、治理“邻避”或“邻避现象”(NotInMyBackyard,不那么由于担心自身会成为工程负外部性的承担主体,公要在我家后院),由O'Hare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民便会发出抗议,其出发点并不是有意阻碍政策执行,为满足大众生活需求而兴建的垃圾处理厂、火葬场、变而是通过抗议使政府重视与民众沟通。第三,本质是不电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同利益群体对土地使用的冲突。邻避设施选址区的土地会对项目选址区居民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公使用方式会发生较大改变,土地价值也会随之降低。多①共危机或群体性事件。在城

3、市化加快推进的今天,由“邻数情况下,当地居民特别是失地农民会自发形成一个利避现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笼统的、益群体,以维持原有的土地使用方式和土地价值。无原则的停工停建停业至多是“治标”,事前充分预警、“邻避现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由各种非基础设事中有效管控、事后妥善处置才是“治本”。本文在梳理“邻施的工程项目选址引发。这类工程项目以营利为目的,避现象”特征类型、分析“邻避危机”爆发深层次原因能给地方政府带来经济效益,但却会给选址区的民众带的基础上,以浙江为例,总结探索应对城市“邻避危机”来负面效应甚至潜在危

4、险。比如,煤炭开发、石油开采的有效措施。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类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兴建的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引发。比如,交通、垃圾及一、城市“邻避现象”的特征类型有害废弃物处理设施,精神病院、艾滋病治疗所等。“邻避现象”展现的是大众自我矛盾的态度:原则二、城市“邻避危机”的原因分析上赞成政府施政目标,但该目标的预定地不能与我家“后院”毗邻。其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客观存在和不可“邻避危机”是城市化进程的衍生物和副产品,也避免。虽然制定政策时要考虑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政是社会失灵的表现之一。导致“邻避危机”发生的根本策不可

5、能完美无缺,更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在原因是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因为这种负外部性在地理体现不同个人意志的集体选择中,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这使得邻避设施的成本集中在少并不存在一致性,并不存在既能让集体又能让个体同时数居民身上,而邻避设施所带来的收益却为区域内多数②满意的决策安排”。第二,现代公民意识提升的重要表现。居民所享有。同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非制度化生如果政府的某项工程方案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和公民参与,存现象”,即人们在遭遇某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不是注: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

6、4年度课题《浙江省城市“邻避危机”化解与治理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14Zl01)成果.作者简介:毛燕武,男,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职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学、公共管理学.·11·政府与公共管理依据明确而稳定的制度来解决,而是依靠非制度的方式。行为方式越来越趋向于采取各种极端手段和违法行为,不同群体争取利益的能力和资源差别很大,弱势群体在带有强烈的对抗性、暴力性色彩等。这一过程中普遍存在失落、不满、无奈情绪,一旦这些情绪发酵成敌视态度,就极易引发社会动荡。四、城市“邻避危机”的治理对策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来分

7、析,导致“邻避危机”发生的因素还有以下五类:第一,政府和项目发起人缺失公根据“两个半球理论”(发展半球和治理半球的不信力。一旦政府的环境补偿方案不公,就会采取过度的匹配),目前中国“邻避危机”治理的体制机制与城市④自我保护措施。第二,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人往往缺化快速推进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浙江亦是如此。新常乏对邻避设施的充分了解,容易接受一些不准确或错误态下,高风险、多因素、动态性成为浙江城市“邻避危机”的信息,在主观上缩小项目的正面效应,夸大其负面后果。治理所面临的新背景。政府不能再自上而下、通过发号第三,狭隘、局部的站

8、位。“只要不建在我的后院就行”,施令来“管控”、“救火”和“善后”,而要以法治精“凭什么由我们来承担应该整个社会承担的后果”,这神引领社会治理,以法律规范实施社会治理,推进主体些都是在缺乏社会责任感时可能出现的狭隘观点。第四,多元化、方式民主化、管理协作化、上下互动的城市“邻对邻避设施的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