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

ID:46308245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_第1页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_第2页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_第3页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_第4页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教师职称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浅谈历史教材的优化整合有人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冇更好。我拙劣以为说的是我们教学使用的教材不能尽人如意。毕竟教材的编写只是反映了一部分编者的教学意图。因此,真正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总感觉不是得心应手,甚而有时要对教材动“大手术”才能为我所用,我想这指的就是对丿力史教材的优化整合。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教师执教的依据,尤其是对于文科教学而言,教材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如何在教材中提取最冇效的信息,最人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历来是文科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历

2、史教材是-•木高度浓缩的教材,它把历史的绚丽隐喻在了方块字之间,也把儿千年的历史积淀成了几本薄薄的册子,所以从浓缩的历史教材屮再现当年历史的真实尤其要注重对教材把握。然而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细节知识的繁杂的特点。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零乱的历史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头脑里形成的是不是完整的历史,而是分散的知识点的杂合。因此,学生反映学历史难,学完后仍懵懵懂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复习丿力史的过程屮杂而不乱,脉络清晰,这是长期困扰文科教学特别是高三总复习的一大课题。历史教材的把握,在于整体上宏观的把握,下

3、面我试图从教材的整体解读、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历史观的整体统一三个方面浅略的谈一下我教学来的一点心得。(-)整体上解读教材。现今的历史教材真是五花八门,而教师又不能门己亲□选择,其中滋味只有他们才知道。所以拿到教材后,对教材的总体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i本教材拿到手后,对于教师与学生同样是生疏的,然而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而言,它乂是熟悉的,因为这本教材的知识点是多年来专业熏陶的,甚至因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某些知识点上的精确性比教材述要全而。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同样需要我们精心的研究,从整体上全面的解

4、读教材。切忌备一课上一课,“现炒现卖”。我就以自己使用的人教版的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做法。全面的解读教材,对于每一位一线教师貝体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习惯于先通读一遍教材,这样才能对教材的结构具备了最初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是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通读i遍教材之后对于教材的编写模式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的整体要求。比如说该教材是按什么样的原则来编排历史知识的。通俗地讲,比如我们的史学体例:编年体、国别体,是通史等等。像以前的教材几乎都是按照编年体的顺序,什么事都要学生与老师来

5、归纳总结,给人很杂乱的感觉。为了适应文综高考考试的需要,现已做了大量修改。最明显的就是屮国古代史,基木上按板块与专题的编排原则。比如把屮国古代史分为先秦史、秦汉史、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史、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史六大板块。然后每一板块几乎按照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思想文化五大专题来叙述每一板块的基本历史特征,可以说比以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对每一板块的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的研究口录,口录是一木书的框架所在,而研究口录更是进一步的用已有的材料来解读教材,当然对目录的了解是本着研究

6、的态度去认真揣摩的,不仅耍从目录的编写屮进一步的精炼教材的体系,更耍对目录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即使这种论证的过程更多的是在寻找教材的编写意图,然而这样认真的研究之后,教材已经以一个整体的形象植根于我们教学意识中。(-)知识体系(框架)的整体把握教材的整体解读是进一步宏观把握教材的基础,对教材的宏观把握不能停留在编写方式的了解上,在了解了编写意图之后,更耍进一步的掌握教材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尽可能的将这种遗憾降到最低的限度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而促使遗憾降低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在教师非常

7、清晰的知识体系中,学会学习,学会治学,学会做人。所以在对教材已经有了整体感之后,则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本书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整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对于丿力史学科而言,整理知识体系,就是要在已经掌握了的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知识点Z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全面的整合,尤其是要编排好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本学期此历史阶段的教学的重点部分和难点所在,从而做到胸冇沟壑。就以屮国近代史的《抗日战争》复习为例,我们就可以教学生抗日战争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一面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个战场(正面与敌后战场)、三个阶

8、段(战争的防御阶段、战争的相持阶段、战争的反攻阶段)、四派力量(中共、F1本帝国主义、中国国民党、汪伪政权)。然后把所冇的知识点通过三个阶段加以整理。而每个阶段又以主要的三派势力的活动为类别加以分门别类。女山战争的相持阶段,我是这样整理的:二、抗战的相持阶段(1938年10月一1945年8月)(-)改变侵华方针:1、方针的改变及实施、影响。%1对中共及影响:%1对国民党及影响:%1经济:“日本以战养战”2、原因、背景:①②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