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

ID:46454785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_第1页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_第2页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_第3页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_第4页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摘要:農村土地流轉既與三農"問題的解決息息相關,又反映瞭我國要素商品的市場化進程,並影響著農村乃至全社會的穩定。因此,在工業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分析這個命題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從我國農村土地的歷史演變、土地要素的市場化配置、現階段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的經驗與不足、農村土地證券化和直接上市流轉等角度進行瞭詳細闡述關鍵詞:農村土地要素市場流轉模式—、我國農村土地的歷史演變建國後,中國的農村土地權屬發生瞭四次重大變革,現在正處於第四次土地革命的關鍵時期(1)土地革命時期第一次即從建國後到1

2、952年,完成瞭土地革命,除西藏等少數地區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實行瞭均分地權的"耕者有其田"政策。這時的土地政策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一方面與當時低下的農村生崖力相適應,大大增加瞭農產品的穩定供應;另一方面,通過農村的土地革命肅清瞭對新社會不滿的地主豪紳,有效地穩定瞭社會,鞏固瞭政權(2)人民公社時期很快,隨著農業的合作化運動,農村的生產組織形式、社會形態又發生瞭一次巨變,由互助組到初級社,再到高級社,最後發展成為人民公社。與之相適應,農村土地由土改時的私有制變為公有制,並最後確定為"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形式

3、,這個公有化過程在1956年得到基本完成(3)傢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上世紀70年代末,統分結合的傢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安徽等省份試點後開始在全國推行。這種制度的創新,最顯著的成就是解決瞭困擾中國幾十年的溫飽問題。農戶獲得使用權的"責任田制度",在後來被明確為"30年不變”,雖然進行過幾次小的調整,但並未在農村土地的權屬上發生實質性變化(4)十七屆三中全會後的新時期然而,這種三十年都改變不大的土地制度已與中國的經濟社會背景越發不適應。首先,解決瞭溫飽問題後,農產品供應出現瞭剩餘,維持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其實已經嚴重制約瞭農

4、民收入的提高,這個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出現;其次,農村土地權屬的虛化和分散化已不利於農地的規模化經營,阻礙瞭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步伐;再者,中國工業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城鄉人口流動也要求農村土地的合理流轉,以消除城鄉門檻,促進"農民進城能夠以合理價格處置土地"和“工商資本順利與土地聯姻經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拉開瞭新中歷史上的第四次土地改革(主要是農村土地)的大幕二、農地依法自由流轉是對農民市場主體地位的尊重與保護農村土地的合法自由流轉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素平等交易和有效配置的基本要求,也是尊

5、重農民市場主體地位的基本體現。"雙軌制"已經嚴重阻礙瞭中國土地市場的健康成長,並滋生瞭許多"土地腐敗”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在我國已經確立,但其商品、要素的市場化程度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活動要素一一土地的交易流通就沒有完全市場化,農村土地市場尤其如此。我國農村土地產權主體的身份模糊化,帶來市場化流通的要件缺失,必然“弱化"產權的排他性,進而導致產權侵蝕因此,允許農村土地的依法自由流轉,給予集體土地以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就顯得非常迫切三、當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幾種模式及其問題其實,我國農村土地的流轉試點還是

6、比較早的,上世紀90年代初,廣東就出現瞭’南海模式",後來又有江蘇的’昆山模式"、重慶的"托管模式”等(1)農村土地合作化合作組織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形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又不可能是現代經濟組織的主要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產權的模糊(主要為人合而非資合〉規模過小、缺乏組織約束等。但相對於農村較低的生產力,特別是在農民缺乏資本的情況下,適度規模的農村土地合作化經營不失為一個次優的選擇(2)村民自我開發模式相對於與工商資本相結合的引資模式,北京鄭各莊則選擇瞭農村土地的自我流轉、自我開發模式。同樣隸屬於鄭各莊的宏福集團擔

7、當瞭流轉、開發的主體。通過整合村民的宅基地和合理規劃,鄭各莊分批次、有步驟地實施瞭商品房開發,不僅使村民住上瞭現代化的樓房;而且通過商業化運營,提高瞭農民收入,增強瞭集體經濟的活力(3)政府主導的土地托管模式由於農村土地資源的位置固定化(資產專用性的一種),導致農村土地即使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也難以順暢流轉。這將大大阻礙農地的規模化運營,也不利於進城農民主動流轉農地,以使農地免於扌畧荒。因此,政府有必要進行幹預、整合,以形成有序的農地流轉市場(4)關於"小產權房"“小產權房"實際上就是利用農村集體用地進行房地產開發,並

8、向社會公開出售或者以長期出租形式變相出售的商品房。這些項目大多由村集體與房地產商聯合開發,按法律規定,這些房屋隻能向本集體居民出售。但由於價格等因素,也有較多的城鎮居民購買瞭此類住房、政策建議事實上,中國18億畝耕地中,絕大部分是要用來種植各種谷物等大田作物。這些作物的經營往往不能夠獲得高的回報率,而這也是工商資本進入農村,集約化經營農地的實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