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

ID:46553457

大小:6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5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1页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2页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3页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4页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苓药理作用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摘要黄苓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口由基、免疫调节以及对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等药理作用。关键词:黄苓;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研究PharmacologicaladvancesinstudyonScutellaria(CollegeofPharmacy,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Abstract:ThemainlyactiveingredientofScutellariaareflavonoids.Theseingredientshave

2、antipyretic,antiinflammatory,antibacterialzantiviral,antitumor,scavengingfreeradicals,immuneregulationand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andotherpharmacologicaleffects.Keyword:Scutellaria;Pharmacologicaleffects;Mechanismofaction黄苓(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肥厚,断面黄绿色。茎基部多分枝。叶披

3、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下面具多数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二强雄蕊。小坚果卵球形。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生长在向阳山坡、草原。其干燥根(药材名:黄苓)为清热燥湿药,性寒、味苦,归肺、脾、肝、胆、大肠、小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热、肠炎痢疾、黄疸及化脓性感染等症。一•主要成分经研究证实,黄苓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苓昔元(baicalein)、黄苓荀baicalin)、千层纸素(oroxylin—A)、千层纸素A—7—0—葡萄糖醛酸苜(oroxylin—A—7—0—glucu-ronide)、白杨黄素(chrysin)、汉黄苓素(wogo

4、nin)、汉黄苓昔(wogono—side)、黄苓新素I、II(skullcapfla-vone)、二氢黄苓昔(dihydroba—icalin)等。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黄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为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炎及抗肿瘤、阻止钙离子通道,并对免疫、心脑血管等系统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对黄苓水煎液和总提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亦取得了较大进展[1]。二•药理作用1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苓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刘云波[2]通过体外抑菌实验,釆用K・B纸片扩散法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表明:100%黄苓浸出液滤纸片对人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

5、菌均有抑制作用。熊英等[3]运用同位素参入技术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苓昔[3H]-TdR>[3H]-UdR利3H]■亮氨酸3种同位素前体参入白念珠菌的抑制率,结果:黄苓昔(纯度298%)对3种亮氨酸参入白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对[3H]UdR的参入抑制率最高。国内学者在探讨多种中药对产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研究中,认为黄)苓抑菌效果最好[4,5]。黄苓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oTangZM等[6]将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人胎肝细胞植入鼠脾中培养,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小鼠HCV-RNA的血清含量。实验证实,黄苓虽无直接清除HCV的作用/旦是

6、能够明显的抑制HCV-RNA的复制。张风英等[7]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对黄苓茎叶提取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CVB3)作用研究发现,黄苓茎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直接抗CVB3作用,还能增强Hela细胞抗CVB3的攻击,对已感染或未感染的Hela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张奉学等[8]通过四甲基偶氮卩坐盐(MTT)法,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黄苓昔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苓昔在2.2.15细胞上半数毒性浓度大于15mg/mLz在该浓度下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100%和88%以上,且对2.2.15细胞的破坏率较低。张道广等[9

7、]考察黄苓多糖对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在传代细MARC2145细胞中增殖的影响,证明随着黄罠多糖浓度的提高蚀斑形成数减少,感染病毒细胞的死亡率降低,荧光分析阳性率下降,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条带减弱甚至消失。近年来,有文献报导黄苓昔在低于细胞毒浓度时可以抑制T细胞和HIV-1型Env蛋白,在HIV-1被吸附之处,可以阻止英复制,英作用机制和主要环节在于干扰HIV—1攻击靶细胞。WangQ等[10]在对比黄苓昔与黄苓昔一锌复合物(BA—Zn)的抗HIV—1活性试验时发现,BA—Zn较黄苓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较高的抗HIV—1活性。孙氏等[11,12]报道,黄苓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