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

ID:46643242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_第1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_第2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_第3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护理王早琼,王世华(湖北省荆州市屮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摘要]:总结小儿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经验,对60例热性病患儿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通过对灌肠液的温度、量、插管深度以及灌肠前、中、后等观察护理。结果:60例患儿,治愈83.3%.显效10%、无效6.7%o因此:直肠给药,通过肠粘膜对药物直接吸收,起到清热解毒退热的作用,克服了口服中药强行灌入易呛入气管的弊病,也免除了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关键词]小儿:热性病:中药:保留灌肠:护理近年来,我科根据小儿喂屮药困难及口服药量少等情况,采用了

2、中约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帅炎等发热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1月一2008年1月对60例热性疾病患儿进行了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其中上感20例,支气管炎24例,肺炎16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1岁。男34例,女26例。发热时间最长3天,最短12小时。体温最高39.5°C,最低38°CO2疗效1-2-1症状疗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为治愈;体温正常,仍有呼吸道症状为显效;体温未降,症状未减轻为无效。1-2-2疗效观察60例热性病患儿治愈50例占83.3%,显效6例

3、占10%,无效4例占6.7%。2护理方法2•1肚管的选择一般选用硅胶导管8-12号。因小儿肛门较细且娇嫩,如用一般肛管,不仅插不进去,更严重的会损伤肛门,给患儿带来痛苦,且硅胶管管径细、质地软,前端圆滑,透明易观察,刺激性小⑴,不会损伤肛门及粘膜,易于消毒不易老化。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湖北荆州434000)王早琼:(1962-)女,人专,主管护师2•2插入深度为15-20cmo因为插入15-20C1H时,肛门前端已达乙状结肠屮断,而结肠容量大,引起便意的机会少,疗效高,无效率为零“插入过浅容易解出,起不到保留的作用

4、,达不到治疗效果。插入过深,使导管受到阻碍或折曲,-药液难以灌入。2-3药液的温度灌入的温度应应接近于体温⑵。若用于降温应为28.0-32.°C若患儿体温高于38・5°C,则用室温下4・0°C的灌肠液降温⑷•因冷与热能影响直肠粘膜的组织和神经,产生某种特殊的反应,大量温热溶液灌肠口J刺激肠管松弛,血管扩张,引起血液流量减少,致脑组织缺氧,I何发生头昏。2・4中药及量灌入的中药溶液应浓煎取汁,每日2次。治高热,如大黃煎水保留灌肠,1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达72.9%,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达100%⑹。对外感发热患儿,用柴胡退热合剂浓缩液20

5、-501111高位保留灌肠⑹。每次用量不得超过50ml,便于肠粘膜有利吸收。如果多于50ml,肠道负荷不了,就会引起腹胀、腹痛等不应有的反应。2•5压力•流速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推入,压力应适当。否则可因刺进过强而增加肠蠕动,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而11影响灌肠效果。2-6灌肠的护理2-6-1灌肠前•后护理作保留灌肠前,应先清洁灌肠,过5min左右臀部抬高10cm,再予20-50cm高位保留灌肠⑹,肛管在插入肠道前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液体右蜡润滑肛管前端15-20cmo将仍带有液体石蜡的棉签轻涂患儿肛门内壁处,以免损伤肛门及粘膜

6、。灌毕夹住肛管,用手捏合臀部,拔出肛管,按压肛门数分钟,以利谿物吸收。随时记录灌肠量,保留时间及效果,药物在肠腔内存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患儿的临床效果⑺据报道,灌肠液需在肠道保留2小吋才能达到治疗效果,6小时以上效果最佳叭因此,严格按以上的护理要点操作,才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口的。2-6・2灌肠中的护理灌肠过程中随时观察患儿的神志变化,发现脉速、而色苍白、岀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予以处理。2-6-3消毒方法:用过的导管先用1:20“84”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冲净,并且耍充分揉搓管

7、腔,把管腔内附着物冲洗干净,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体会3.1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物中,通过肠粘膜吸收。①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一直接吸收进入大循环,因此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血液浓度;②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参与大循环;③经直肠淋巴系统吸收铁同时能通下大便,肺与大肠相表里,使热毒之邪从大便而解,起到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3.2因中药药味酸苦,一般小儿对中药均有恐惧感,不易接受。而直肠给药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也减轻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人

8、人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何。避免了因中药口服刺激,咽喉及胃粘膜所引起的呕吐及恶心感,也避免了苦寒之药损伤胃气,导致饮食减少不利恢复体质之不足。3.3患儿一般拒绝饮屮药,冇时强行灌入,药物入口量少,达不到治疗效果。而屮药保留灌肠可避免因小儿哭闹强行灌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