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

ID:42971845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_第1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_第2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_第3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_第4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1026?中闰中医急症2011年6月第20卷第6期JETCM.Jun2011,Vol.20,No.6屮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钟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1)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6—1026—02【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JJJLkF感发热的效果.方法将164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2例,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林退热,治疗组给予本院自制的中药保留灌肠退热;比较两组退热的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

2、而完全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体温反跳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起效快,退热持续时间长.I关键词】小儿发热中药保留灌肠护理d,JL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其中以外感发热者居多,在儿科急诊就诊中占据首位.因发病急,变化快,又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易并发高热惊厥•常规的退热方法大多为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坷症治疗,但西药副作用人,体温反跳快•木院儿科2009年1—12月采用自制中药保留灌肠退热,并与口服美林退热进行比较.现将疗效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小儿外感发热患儿164例,均符合《屮药

3、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4,)Lkb感发热的诊断标准二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42+3.5)岁;发热时间<24h者19例,24〜48h者63例;体温在38〜40.5°C,高热惊厥者2例.对照组82例,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4.5土3.3)岁泼热吋间<24h者22例,24〜48h者60例;体温在38〜4O.7°C,高热惊厥者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用美林退热口服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OOmL/瓶)0.4mlJkg口服.治疗

4、组给予自拟退热方(药物组成为金银花20g,石膏10g,淡竹叶10g,板蓝根15g,柴胡10g,青蒿10g•南木院制剂室煎制,100mL/包)保留灌肠1-3统计学处理采片It检验及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2.1一般护理慎起居,避风寒,卧床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加强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0qC,湿度以50%〜60%为宜.勤换内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衣着适度,因衣服过多影响皮肤散热,过少则受凉.2.2辨证施护小儿外感发热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所致⑴风寒型:室温宜偏暖,宜加衣被,恶寒身痛者应多休息.服用辛温解表药宜趁热服下,药后盖被安

5、卧发微汗,注意观察服药后出汗情况,勿使大汗淋漓而伤阴亡阳,汗后及时用温毛巾擦干,勿当风受凉而复感•高热无汗者不可冷敷或酒精擦浴,以防毛窍闭塞而邪无出路•可用生姜,葱白煎汤服用,以发汗散寒•饮食宜给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葱姜粥可发散以散寒,忌牛冷,油腻食品.(2)风热型:室内宜通风凉爽,但避免直接吹风,发热身痛者卧床休息•辛凉解表药宜温凉服,药后观察…汗,体温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发热口渴可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津液,也可食用新鲜水果,如西瓜,葡萄,荔枝等•高热可以使用冰枕或温水擦浴,汗后及时用毛山擦干•饮食宜清淡,多补充水分,可食用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等,忌辛辣,油煎肥

6、厚食品.23观察病情•防高热惊厥小儿体温突然和显着升高时,易发生惊厥,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频繁呕吐,头晕头痛等高热的伴随症状,体温变化有无规律等.2.4灌肠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家长讲明灌肠的目的,效果及洼意事项,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灌肠前嘱排空大便•由于是用作退热灌肠,故将煎好的汤药稍温(一般在30〜35cC).抽入50mL注射器内,并与一次性医用导尿管连接后排气,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抬高臀部lOera,将肛管插入肛门10〜15ent药液缓慢注入,肛管拔后用卫生纸按住肛门口轻揉片刻,以免药液流出,嘱药液保留lh以上.用量

7、:1岁以下25mL/次」岁以上50mL/次.每日2次•灌肠后观察患儿有无哭吵,腹痛,大便等情况,如灌肠后大便变稀,次数增加,则停止灌肠.3结果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下降幅度及发热有无反跳.3.2疗效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痊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证候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主要证候基本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48〜72h内体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