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

ID:46842856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_第1页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_第2页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_第3页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_第4页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比较将阅读变为悦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应试教育这阴霾的笼罩下,农村高中生的阅读依然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让学生重视阅读,使阅读变为悦读,(2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如今高中生阅读现状阅读这个词语,对于现如今的高中生,尤其是农村高中生来说,距离他们是那么遥远,谈起它就只剩下“陌生、不屑、厌倦”。农村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实在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阅读教学的误区1•功利性。应试教育下的高中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什么书籍对考试最有效就读什么。学生的课桌

2、上除了教辅书籍再难看到其它读物,更别说名著、经典了。2•盲目性。读书没有系统性,完全凭主观意念,良莠不分。非时髦书、畅销书不读。如只读玄幻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3•浮浅性。不读经典、名著或只读经典、名著的缩写木、图解木之类的东西。阅读缺少深度,感兴趣的是故事情节,对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等层面的东西没有思考或者没有深入的思考。(二)阅读教学中的孑盾1•阅读需求与时间的矛盾应试教育下的高中生,所有的时间几乎被挤干,“短、平、快”成为高屮生阅读的价值取向。于是出现了较大阅读需求和有限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得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深感信息饥渴。2•阅

3、读需求与能力的矛盾学生的阅读需求虽然较大,但阅读鉴赏能力有限,理解能力较低。所以课外阅读很难迁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及成长中。3•阅读需求与资源的矛盾高中生对图书的需求人,但是图书资源却相对匮乏,特别是农村中学更是如此。有限的图书资源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二•运用比较,变阅读为悦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但是比较与语文阅读应该如何结合才能实现悦读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将教材重新组织与整合,寻找恰当的比较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然后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阅读过程充满建构和生成,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做到真止的阅读

4、——悦读。(-)从字、词、句的角度进行比较从字词句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鉴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绝妙与精深。特别是在鉴赏诗词时,这更是一种高效的悦读方法。1・资源利用比较例如:在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把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黄庭坚的“乱石崩云,惊涛裂岸,溅起千堆雪”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去比较“穿空”与“崩云”、“拍”与“裂”、“卷”与“溅”的区别,体会各自的妙处。2.再创资源比较例如:在鉴赏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教师根据鉴赏的需要可以这样改原词:十年生死两不知,细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悲伤

5、。纵使相逢应不识,面如尘,鬓如霜。夜來幽梦冋故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千言、惟有诉衷肠。料得年年断肠处,残月夜,短松冈。让学牛将老师改过之后的词和原词进行比较,进而体会苏轼对亡妻深深的悼念之情。3•替换、删除比较在阅读现代文时,如果是对字词的理解,同样可以将句子中的某个词用另外的词代替,再运用比较法体会原词的好处,女口:在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屮关于“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描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掉或者换掉那些精当的副词、动词和形容词,女口:“摇头晃脑捋着”“忽悠”“滚动”“轰然坠地”“窸窸窣窣”等,体会为什么“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进而明白

6、精当描写的作用。(-)从题材的角度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悦读屮提高选材、构思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1•题材相同,但主题不同的比较例如:在鉴赏杜牧的诗歌《九口齐山登高》时,可以将其与孟浩然的《与诸子登觇山》进行比较,体会同样是登高诗,但杜牧诗歌中抒发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也隐含抱负不能实现的悲伤),而孟浩然抒发的却是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伤。我们甚至可以扩展开去,将登高诗、怀古诗放在一起比较它们选材、写作技巧、主题等的异同,从而寻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会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诗歌,提高他们阅读诗歌的能力。2•题材不同,但主题

7、相同的比较例如:在教学必修二“生命之歌”时,就可以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鸟啼》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牛明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冇对生命的渴望,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同样的主题是怎样通过不同的题材表现出来的,从而学会从多角度选材,表达相同主题的方法。(三)从体裁的角度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悦读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还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1•相同体裁的比较例如:在教学必修一“谛听天籁”时,我们不妨将同是散文的《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让学生概括岀《江南的冬

8、景》的“曝背谈天图”“冬郊植物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早冬闲步图”以及《西地平线上》的“定西高原落日图”“罗布淖尔荒原落日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