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ID:46875785

大小:239.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_第1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_第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_第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_第4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1年08月21日蔡俣一病例患儿何裴泽,男,2+月,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面部皮疹,之后遍及躯干及四肢,伴呕吐,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查体:T36.0℃;P136次/分;R32次/分;BP76/56mmHg,全身皮肤见针尖至针帽大小的出血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以面部显著。无鼻翼扇动,咽出血,口腔黏膜及舌尖散在出血点,上鄂可见片状瘀斑。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患儿病程中有典型皮疹,外周血提示血小板减少治疗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WBC:6.67G/LN:14.20%L:74.50%HGB:101.00g/

2、LPLT:6.00G/L血生化示:ALT50.03U/L,AST73.55U/L,TBIL18.23U/L,r-GGT108.74U/L,CK-MB36.15U/LTORCH示:风疹病毒IgG(+),CMVIgm(+),弓形虫抗体IgM(+)骨髓病理报告示: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一)一般治疗急性发病期卧床休息,防止创伤应用止血药,合并感染时使用抗生素避免应用降低PLT数量及抑制功能的药物1抑制巨核细胞生成PLT药物—氯噻嗪类、雌激素类2破坏PLT药物—奎尼丁、奎宁、氨基比林、消炎痛等(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本病首选药物:常用泼尼松

3、口服,严重出血者可用冲击疗法: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改用泼尼松口服。四护理诊断与措施A焦虑和知识缺乏:与病程迁延有关护理措施:1详细讲解本病的特点,起病的原因,发展,治疗及效果,减少恐惧2关心体贴患儿,护理时动作要轻柔3指导家属安抚患儿,给患儿情感上的支持,以达到配合治疗,提高疗效B有感染的危险与应用皮质激素,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护理措施:预防感染1保持病室清洁,定时消毒,减少探望2观察感染征象,监测生命体征和体温变化,有无咽痛,咳嗽,尿痛3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多喝水4尽量少输注皮质激素,降低或消除感染C皮肤黏膜出血护理1每班观察,记录

4、皮肤出血点变化:分布、大小,颜色,有无增加及消退,特别观察有无新出血点出现2监测PLT数量变化,应用止血药物,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3皮肤清洁、衣着松软,修剪指甲,避免碰撞外伤4不可强行擦出血痴,待其自然脱落5静止深静脉注射,穿刺后充分棉球D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当外周PLT小于20*10的9次方时,常有自发性出血,嘱患儿卧床休息,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合并时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颅内高压。若有烦躁不安,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颈抵抗,提示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时出现呼吸变慢,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出现脑疝护理

5、措施: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立即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高热量头罩吸氧。开通静脉,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镇定药,降低颅内压药物。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冷敷,降低脑部耗氧量,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大小,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做好安全转运,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引起脑疝五健康教育1预防外伤,指导压迫止血法,正确识别出血征象,如皮肤黏膜瘀斑,瘀点,黑便,血尿等,发现出血及时回院诊治2定期复诊,按时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避免使用影响PLT功能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左旋糖酐等3预防感染,注意保暖总结患儿何裴泽,

6、男,2+月,住院号1157436因“15天前发现面部皮质,之后遍及躯干及四肢”于2011年08月07日由家长抱入病房。遵医嘱予以儿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封闭式巨噬细胞受体,大剂量甲强龙琥珀酸钠冲击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嘱家属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到人群拥挤公共场所发生感染,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按时遵医嘱服药。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