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

ID:46893270

大小:6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9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_第1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_第2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_第3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_第4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进展及治疗观念的转变中文: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未经治疗死亡率几乎100%,占儿童致盲原因的5%[l]o发病率人约为15-20个/10力个活产儿[2-7],没有性别差异,发病年龄89%小于3岁[8]。虽然是种罕见病,但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绝对发病数量较多,根据联合国2004年的人口统计调查,我国是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多的国家[见表1]。其屮,单眼发病约占60%,发病年龄平均27个月;双眼发病约占40%,发病年龄平均7.2个月[9-11]。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指在双眼发病的基础上,颅内出现原发肿瘤,多发

2、于蝶鞍上仃7%)或者松果体(83%),属于双眼发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2]。目前已经确定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山染色体缺失或者基因突变引起的,1971年即发现部分RB患者有染色体13ql4的缺失[13,14],现在已经确认这就是RB1基因的位置。RB1基因是肿瘤抑制棊因[15],包括27个外显子和1个启动子;RB1被翻译成4.7kbmRXA,产生llOkDa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蛋口(pRB),它与E21;系列因子控制着细胞周期屮Gl-S的转变:抑制细胞増殖,促进分化成熟。当RB1发生变界或者缺失,就无法产生正常的pRB,视网膜母细胞就会不停地增殖,无法分化

3、成正常的视网膜细胞[16-18],从而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这就是RB1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的原因和发生机制。此遗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约为90%。虽然已经确定RB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但是真正有明确家族史的仅为10-20%,绝大部分患儿是因为白身的体细胞或者牛殖细胞的变异引起。遗传型件殖细胞变异)约占40%,非遗传型(体细胞变异)约占60%[17]。目前已知,所有双眼患者和单眼多发肿瘤的患者,是由生殖细胞变异引起,具冇遗传性,后代发病率为50%;其余的单眼患者Z中,约冇15%也是由生殖细胞变异引起[17,18]。还冇一种比较少见的RB嵌合型,大约占

4、总数的10%[19]o分为体细胞缺合型和生殖细胞恢合型[20]。它是在胚胎发育的某个特殊时期,部分体细胞或者生殖细胞的基因发生了变异,所以此类患者的体内既冇正常的视网膜细胞,也冇异常的能形成肿瘤的视网膜细胞。生殖细胞嵌合型也具有遗传倾向,但是危险性相对较低。近年一些医生提出了新的概念-“Retinoma”,它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的良性表现形式,或称为"自发的视网膜母细胞瘤(spontaneousofretinoblastoma)w。它具冇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同的基因变界与发病机制,但是一种非进展型的肿瘤。它具冇以下三个特点[

5、21]:隆起的灰色视网膜团块,钙化良好并被色素上皮包绕,团块木身色素化[图1]。绝大部分Retinoma是静止的或者进展极慢,虽然它也可以冇少量的种植,但是对眼球的危险远远小于视网膜母细胞瘤[22,23],仅在于它的生长位置:如果在黄斑区就会影响视力。1.RB治疗历史视网膜母细胞瘤是高度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局部蔓延或者血液扩散至全身,最常见沿视神经转移,所以颅内转移是造成死广的最常见原因。在早期的治疗方法屮,为保住患者生命,采収眼球摘除或者眼眶内容剜出术。但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家长希望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保住患儿的眼球和视力。单纯的眼摘对于晚

6、期肿瘤仍为主要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那些早期的、肿瘤较小的患儿,如何在治愈肿瘤的同吋保住眼球和视力成为研究n标,所以陆续冇人用其它方法,例如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在临床进行实验治疗。在上个世纪初,冇人发现RB细胞对放疗敏感,并冇成功病例的报导;放疗随后逐渐成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但是,研究发现人面积的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但是并发症也十分明显而11还是致命的;外放射可以造成眼眶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例如眶骨,颅脑,其至对侧眼球,这些损伤对于2、3岁的婴幼儿,往往是致命的,结果是肿瘤细胞杀死了,患儿也死亡了。为了减少外放射的副作用,人面积的外放疗

7、演变成局部定向外放疗(EBRT,ExternalBeamRadiotherapy),将放射范围缩小,局限在眼眶病变范围内,治愈率高达52%[32],而几大大降低了放疗的副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外定向放疗,1963年Reese等发表了Reese-Ellsworth分级,简称R-E分级。它的分级基础建立在肿瘤的位置,数量,大小,分五个大组,十个亚组。而三大组的一-般预后较好[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肿瘤的位置起了决定作用。只有那些远离视神经,黄斑和锯齿缘的肿瘤,属于低危险性,预后佼好。因为EBRT不能高度精确定位,而门对晶状体也有影响,所以有较多的并发症,

8、例如视神经损伤,白内障等。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在儿童期接受过外放射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屮,90%的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