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

ID:46915273

大小:89.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9

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_第1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_第2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_第3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1林依老师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言语一林依2015.9.27第一章片段阅读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第一节中心理解题-----概括总结能力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1关联词-----提示重要作用例如:虽然你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但你依旧是单身狗。但后面的内容才重要。你单身狗才重要。关键词提示能找到段落中心意思。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关联词,也要关注行文脉络。2行文脉络------作者思路布局关联词和行文脉络两者方法兼用,不要仅仅用关联词,又是会掉坑。一,关联词1转折关系典型格

2、式:.....虽然.......A......但是.......B.......,.......尽管.......可是........,.......而.......;.........不过.......其实,事实上,实际上注意:“而”功能比较多,表转折,表并列,表顺承,当它出现,要整个文段分析,特殊对待,谨慎判断。“当然”有时也表转折。要点:转折后是重点例1答案:D解析:先看题目,确定题目类型是中心理解题,再看文段。A没有文中讲到不明确,办法是什么,也没有点出;B是转折之前的行为是非重点;C是转折前人们的选择态度,也是非重点;D积极行动更加明确解决的方法,

3、即是对策,对策的表述往往更重要。扩展:1对策答案:答案的选择中,对策的选项比问题的选项更重要。文中出现对策,一般中心都在如何解决问题,如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才是中心环节。2明确原则:优选表述明确的、具体的回答问题的选项。不选不明确,模棱两可的选项。例2答案:B解析:A文段不能体现逐年加快,只是陈述少。属于无中生有。C是转折前的话,没有提示重点。D无中生有,没有对比。扩展:1文段中有数据,列举一堆东西的都是例子。用以解释说明为阐述前面的重点而服务的,作为论据,可以略读。2无中生有:脑补的无关选项,属于想多了。重点干扰选项。3对策表述词:应当,应该,应例3:答案

4、:B解析:A,C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描述好处意义。属于非重点。D项为转折前。文中“但”这一句是对策,后面的句子讲好处,意义,其实是在解释说明对策的重要性。实现老友所为就是“还能做什么”的同义替换。扩展:1当对策和意义摆在一起时,对策本身更重要。没有对策就没有意义。意义是强调对策的重要。2同义替换:关注选项中,正确选项特征是对文段中的对策同义替换。例4:答案:D解析:略例5:答案:A。解析:略提示:不能看到对策就选,选项多个对策,要锲合文段中心。例6:答案:B解析:全文都是围绕“琼脂”展开。扩展:1主题词:(1)文段围绕其展开,(2)一般高频出现(3)多为名词

5、2快速浏览文段,侧重关键词。如果选项多个关键词,先排除无关选项再理清文段逻辑选择。以下四题答案:C,A,A,B解析:全部通过确定关键词秒出。5(2014年联考52)答案:A解析:B文章是写慢性病,选项中疾病属于语义扩大。C中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一种,语义缩小。D,排除困难,可以使用反推法。如果选D,那么文段必然写有效途径有哪些。而文段并未提及。所以排除。扩展:1语义扩大和缩小:答题时,要精确文段的语义范围,注意选项中的语义范围是否一致,这是常考干扰选项。2反推法。当选项中有自己无法确定的答案时,反推中心思想如果是该选项,文段该写什么,再与以上对应。无法对应则排除

6、。6(2011年国家50):答案:D7(2015年山东25):答案:C解析:“却”后表明传统的这种关系未必值得推崇,态度转折,可知反对传统观点无条件推崇。排除AD选项。B中人情纽带未提及。C合理性即为中性态度。扩展:1“随着”,“当前”,“目前”都属于背景,不重要,可直接排除背景选项。2逆向思维:理论依据:转折前后意思相反。如A,但B。A,B意思相反。如果B句子太多了,看不明白,直接把A反过来即为答案。适用文段:“很多人都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观点认为”,“不少人认为”+转折表述。例7:答案:A解析:“然而”转折词,前后意思相反,然而后面句子太多

7、,直接否定前文即为答案。前文说西方观点认为和作者无关,那么反过来就是作品与作者有关。秒A.后面也可快速阅读验证选项。例8~11答案:BBAB都可用逆向思维推出。扩展:挑选答案时不能选择太过绝对,说话太慢的选项,要挑相对温和,有余地的表述。如例9,B,C选项。例13答案:D解析:标题即为中心思想题。最后一句中心有个“但”字,文中出现句子的中间转折,不一定是文段的内容转折。B,D难以抉择时,同样使用反推法排除B。如何入法文段应该写入法的对策。可文段为提及,故排除。扩展:1转折词位于句子中间时,通过逗号,句号区别功能。当转折词前为句号时,一般为文段的转折,态度,观

8、点,中心及思想相反。而当转折词前为逗号时,一般为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