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

ID:46943940

大小:91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30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完成书写13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词并且理解意思。2、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自学指导1、(1)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2)读课文把生字生词画出来读准确,利用字词典理解字词意思。(3)独立书写课后生字,达到会读、扩词、默写。(4)完成词语抄写。10分钟后完成自学任务,检查读课文组词。浙江罗甸呈合适昏暗稍微聚集森郁额头突兀臀部认读词语:浙江、油桐、拥挤、空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突兀森郁抄写词语:自学指导2、(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熟练之后读给同座同学听,互

2、相检查纠正错误。(2)再读课文理清游览顺序。同桌共同完成游览线路图。(3)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8-10分钟检查看谁自学的好。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2、积累语言。自学指导1(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到的景物。(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写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给你5—7分钟时间看谁自学得好。自学

3、指导2(1)认真读课文四到八段找出课文中概括洞口、洞外和内洞特点的词语或自己恰当地概况。(2)边读边画边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3)找出重点句来和同桌说说你的理解。8——10分钟交流汇报。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

4、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黄龙青龙内外洞有石屏相隔,仅通水道,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有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避水金针小桥流水寿星捧仙桃五彩图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

5、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拓展练习Tuozhanlianxi请任选其一完成以导游的身份向爸爸妈妈介绍金华双龙洞的景色,并请他们提提意见和建议。请以导游的身份写出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词。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写。写好游记应做到:1、按游览顺序记叙,恰当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2、分清主次,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