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ID:46972327

大小:1.3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2-02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_第1页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_第2页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_第3页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_第4页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健康理念与健康标准送给关爱健康的您愿您一生健康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健康,健康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以往的课程设置,多考虑科学和技术方面知识学习,学生对健康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本课程通过介绍健康常识、科学合理饮食、用药常识及合理用药知识,达到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水平,终生受益的目的。2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清楚什么是科学健康生活行为,如何合理饮食,合理选用保健食品,科学合理用药。3第章健康理念和健康标准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

2、动效能。健商: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保护健康的能力。4第一章健康理念和健康标准健康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每一个人都希望自身健康。而在一切知识中,最有用而知之最少的是关于人体自身的知识。健康不是将来的事,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把握生活,成就事业。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最大的资本是健康,最大的幸福是快乐,最大的幸运是平安。55第一节健康理念1健康是财富财富有价,健康无价。健康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有了健康就可以创造物质与精神的一切财富。健康是1,家庭、事业、爱情、财富、权力、名誉、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2健康语录骨骼支持

3、你的身体,健康支撑你的整个生命和事业。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最好的健康投资。有健康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一切。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优雅和美不可能和健康分开。6第一节健康理念2健康语录健康是四宝具备,好心情、棒身体、有人缘、会处事。遗传只确定了起跑线,健康之路要靠自己去走,有病看医生,养生靠自助,若想寿而康,九成靠自己。爱情是银,健康是金。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健康是富人的幸福,是穷人的财富。”7第一节健康理念2健康语录陶行知说:“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林巧雅:“

4、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知识和身体就是你飞翔的两个翅膀。”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老年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8对待健康有四种人:1投资健康,百岁以上;2储蓄健康,不伤害自己,平安九十;3漠视健康,带病七十;4糊涂人,他们之中许多是白领中年人,透支健康,生命浓缩,五十六十。第一节健康理念9第一节健康理念要以健康为中心拥有健康时,常常忽视这个中心。诸葛亮、孙中山英年早逝。过劳:经常出现以下情况,容易疲倦、眼睛疲劳、眩晕、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睡眠不良、便秘、心气短、心烦意乱等。10第一节健康理念过劳死易发人群: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

5、,工作狂,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者,长期睡眠不足者。公务员、新闻工作者、教师、科技人员是过劳死重发人群。11第一节健康理念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合理的营养可促进健康关注健康,首先从关注饮食开始。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和保证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使人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体格健壮,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营养: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12第一节健康理念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摄取食物是人和动物的本能,而正确合理的摄取和利用食物是一门科学。饮食对人体健康有决定性影

6、响。营养失调会危害健康。营养失调,包括营养过剩或不足。饮食无度、营养过剩,可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还可能成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诱因。13第一节健康理念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不良会造成体质虚弱,精神不振,易于疲劳,工作效率低,甚至会出现各种营养缺乏症,如:消瘦、大头、早衰、痴呆、贫血、坏血病、佝偻病、夜盲症、干眼病、皮肤病、痔疮等。人体不同时期,不同工作性质有不同的营养需要。婴儿、儿童、青少年、壮年、老年,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14第二节健康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均呈健全

7、状态。15第二节健康概念1、生理健康:指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正常。是其他健康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即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的健康;体态健康,即没有病态和残疾,坐姿、行姿匀称;体能健康,指个体活动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良好。生理健康体现为: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能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高强度的紧张工作和生活。16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包含三方面: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指心理反应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指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

8、行为在自身有一个完整和协调的统一体。人格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心理健康:17第二节健康概念3道德健康:一是维护个人健康,懂得一些医药卫生常识,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