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

ID:47168382

大小:18.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明确两篇课文语言风格的异同。2、学习和理解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3、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表达训练。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和理解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莲,花之君子者也。刘禹锡和周敦颐这两个大文豪隔了几百年不谋而合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两篇美文,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个人的非凡魅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两篇课文。过渡语:我们先来朗读文章。2、朗读课文。读之前思考几个问题。一是看文章是否有对仗和押韵;二是思考文章的句式如何,语言有什么特点。我们先来读陋室铭,同学们读得很不错

2、,现在同学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陋室铭的语言特点是:有对仗有押韵,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接下来我们读爱莲说,然后回答问题。明确爱莲说的语言特点是:无对仗有押韵,句式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小结:这两篇文章语言风格的不同主要是由两篇文章的文体不同所决定的“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对仗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和警戒自己。“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绘事物以抒情言志,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一般以议论为主。3、我们探讨完两篇文章语言风格后,现在我们一起回顾所学的内容。先看陋室铭居室环境高洁傲岸的节操陋室交往人物德馨日常生活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陋室铭是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同学们请说三个方面对

3、应文中的句子。然后明确陋室的环境清新、幽静;交往的人物博学、高雅;日常生活悠闲、恬静。写这三个方面目的是说明陋室不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作者的德馨。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否知道作者的品德高尚呢?当然可以,被贬之身,不悲苦反而与博学之人谈笑风生,仍有一身傲骨,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恶势力妥协、屈服,这就是高洁傲岸的节操;身处陋室却悠闲地弹琴、阅读佛经,说明作者身处逆境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说明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爱莲说》生长环境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莲体态香气君子风度气质对追名逐利社会风气的鄙弃托物言志爱莲说是从三个方面对莲进行描写和赞美的,我们概括好三个方面再找到对应的句子。

4、同学们知道这一段文字是对莲花的赞美,我们知道这里还用了借花喻人的手法,赞美莲花就是赞美君子,也就是赞美作者。我们从字里行间里找找君子的高尚品格有哪些?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通达智慧,正直无私;名声远扬;庄重、不可侵犯,傲然不群。还有一点我们要补充的就是坐着在写莲花的同时还写了两种花,菊花和牡丹,牡丹是富贵者,象征追名逐利的人。作者是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君子,对追名逐利是鄙弃的。因此我们总结作者志向就是洁身自好和鄙弃名利。这两篇文章分别对陋室和莲花进行描写,从而抒发感情。从两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很清楚明了,这种从物到人的写法就是托物言志。1、我们来重点学习一下托物言志的手法首先看

5、如何描写事物,事物应该怎样写?先看陋室铭,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讨论,然后回答。对物的描写应该先学会观察,先从外部入手也就是文中写到的陋室的外部环境;接下来由陋室外面写到了陋室里面人物的交往和作者在陋室中的日常生活。这种写物的顺序是从外在到内在的过程;在思考这样写也是由物到人的过程;再思考从陋室环境清幽、交往人物博学、日常生活悠闲恬静的不陋之室揭示了作者的高尚志趣,也就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思路清楚,逻辑严密。接下来讨论《爱莲说》,同学们先讨论2分钟,再回答。爱莲说主要是对莲的描写,描写的顺序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写到风度气质,也是从外在到内在的过程。本文又用了借花喻人的手法,由物到人,最后

6、由赞美莲的品质揭示了君子的高尚品德,也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小结一下:结合两篇文章的结构(幻灯片)托物的过程就是有外在到内在、由物到人、由表及里的过程,就是通过描写物达到表达志向的目的。5、说完托物,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言志,作者的志从何来,结合两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来谈。先看陋室铭,结合作者的生平,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23年),被贬后做官生涯,得出作者的志向来自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和志趣。同理,爱莲说作者的志从何而来也是这样的,先谈谈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再写到周敦颐的个人生平,断案高明,为官清廉,不取悦上级,勤政爱民,从这里看出作者的志也是来自个人经历、情感和志趣。综上所述,作者志向是有来

7、源的,我们再结合两篇文章的结构图(幻灯片)分析一下,托物和言志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讨论确定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物的某个特征和作者的志向是相同的;陋室不陋和德馨有共同点;莲的品质就是作者品质节操的写照。6、学会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我们现在来运用这种手法来描写事物,说说自己志向。首先看投影的两张图片,这是什么花,玉兰花。这是我早上来到学校,下了车闻到了一阵芳香,经过寻找发现了这一树的玉兰花,绿意盎然,芳香四溢。同学们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时,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观察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