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

ID:41078679

大小:16.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2.反复朗读课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乃至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

2、志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

3、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

5、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1.            2.选用

6、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 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它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文人的笔下。在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莲花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

7、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

8、。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