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ID:47539766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4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经济史:是指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去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因而它具有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和特点。经济史属于动态经济学的范畴,其研究任务就是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2.中国经济近现代化: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经济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在中国也就是工业化和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力从手工生产转向采用机器生产

2、;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政治上由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转向民主共和。近代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化。3.工商食官:西周由官府经营的工商业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理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的主要来源是官府的手工业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业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4.井田制: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的疆理,一般是

3、以每一方块为一百亩,作为一个耕种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的贵族所分得的土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是不得随意转让买卖的,这里就是“田里不鬻”,因而称为“公田”。西周晚期以后随着私田的出现,井田制逐步衰落。5.授田制:西周末年到春秋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表现为奴隶主贵族的藉田经营的没落。各国统制者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田制和税制改革。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对国有土地的分配运动,授田的对象是

4、个体农民和有功于国家的人,土地一经受与,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时间即久,即成为个人私财。6.均田制:是北魏时期颁布的土地政策,一直延续到唐朝中叶。规定男子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富人受露田20亩,休亩加倍,不宜蚕桑地区,受麻田。露天,桑田基本不得买卖,年70还于官,奴婢与农民同,地方官随职在地区公受田,不得买卖。它限制了贵族土地的膨胀,保证了农民和官僚拥有一定的土地数额,保证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成为地主土地私有逐渐占据历史潮流的关键性政策。7.传统农业:就是指介于原始农业和近现代农业之

5、间的农业生产形态。在自然经济的状态相下,以使用畜力牵引和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依靠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生进行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积累上,它是农业发展的低级阶段,其典型形态是铁犁牛耕。8.经济结构:在这里特指中国传统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目的和相互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再生产形成了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中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市场化趋势。9.闭关锁国:清政府推行的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对内对

6、外政策。旨在防范外国人与中国人接触,串通而反抗其统治。该政策始于1757年。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以及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它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但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严重的阻碍了只能改过的进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这一政策的结束。二.综合题(包含简答题,辨析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论述题)1.经济史与历史学、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一是重点不同。经济学的许多分支都是以现实经济为研究对象,并且偏重于理论抽象。历史学的许多学科都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偏重于理论综合。经济史则只是研

7、究历史经济,并且偏重于历史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论述。二是作用不同。经济学主要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历史学主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史学只限于历史经济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三经济史研究中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引用就像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经济史一样,经济史的研究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2.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土地占有关系(1)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土地关系变化的基本特征:总的来说土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此消彼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土地关系从所有权来看,分为官田和民田(包括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8、)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这三种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此消彼长A、唐中叶以前,官田的比重较大。B、唐中叶以后,私田比重日益扩大,官田比重相应下降.②就每一封建王朝来看,官田和民田的关系:(1)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大地主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隋唐五代开始向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过渡;宋元明清时代: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起来。(2)自耕农土地:土地所有形式是小规模的,又极不稳定,流转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