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ID:47580379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1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1页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2页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3页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4页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婵玲-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表填表说明:本表包括十个部分,请根据课题填写完整。灰色的单元格是提示语,请勿更改或删除。学员根据提示语,填写在对应的空格内。本表自动根据填写的文字内容,扩大表格范围。本次研修自选小课题(请根据本次专业发展的研修主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自定一个研修小课题,在下面的单元格中说明所选小课题的内容以及对这个课题的思考)小课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较快的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研修思路:在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

2、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学生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的一条有效策略。本文教师运用疏通文意、研读课文、探讨主题、总结概括的教学过程,借助信息技术这个教学手段,更灵活,便捷的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并在诵读的基础上掌握文言的内容,以利于文言的积累、体验、培养学生对古文语感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请自选所任教学科学段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按表格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要求能够体现出以上所选的小课题方向,重点思考教师如何在课堂组

3、织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章节名称《桃花源记》学科语文授课班级八年级授课时数2设计者郑婵玲任教的学校潮南区陈店中学一、本课学习内容概述(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这是篇文言文,首先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成诵,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初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二、依据标准(摘录最新版《课程标准》的目标语句)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

4、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6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

5、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三、本课学习目标(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知识与能力: (1)、以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教师点拨重点词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4)初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桃花源人美、景美、社会生活美。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

6、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人美、景美、社会生活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四、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前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学习行为)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自觉性很强,《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语言浅显易懂,疏通文意绝非是难事,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文意,加之教师的点拨,学生能对文章的内容有较快的理解,熟读成诵。五、学习重点

7、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学习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学习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通过交流合作,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理解作者的理想社会。六、使用信息技术情况(描述在课堂上将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6多媒体平台,PPT课件,移动设备七、学生学习活动概述(描述本课中学生将会开展什么样的学习活动)1、课前借助导学案和移动设备互联网搜索认真预习课文,为陶渊明建立一份名家档案;2、课中合作学文:范读、朗读、细读;3、师生共

8、同分析讨论,对学生进行采访。八、教师指导活动概述(描述本课中教师将会针对上述学生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1、提供导学案,布置学习目标,同时对互联网搜索进行指导,分享网址。2、配乐朗读与细读,对朗读中的抑扬顿挫、停顿进行指导。3、确定采访的内容和问题。九、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哪些行为进行评价)1、对课前预习中的导学案进行检查2、在合作学文过程中对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和专注程度进行评价3、采访过程中对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