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ID:47900412

大小:3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1

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_第1页
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_第2页
资源描述:

《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扌商要: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抽出治疗组60例,用散偏汤(川苛、白芷、白芥子、白芍、香附、柴胡、郁李仁、炙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用尼莫地平、颅痛定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V0.05)。提示:本方有袪风豁痰,行气活血,缓急止痛的功效。主题词:头痛T中医药疗法祛风剂/治疗应用止痛剂/治疗应用@散偏汤血管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由精神紧张,情志失调,疲劳过度等因索诱发。其特点是起病急骤,

2、头痛涮烈,反复发作,久而难愈。临床以青壮年女性多见。随着社会牛活节奏加快,近年來,其发病率似冇上升趋势。笔者从2003年3刀到2008年9刀,以清代名医陈士铎的“散偏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总病例数90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皆参照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⑴制订。其中,男28例,女62例;年龄蝕大者65岁,最小者18岁,平均35.8岁;病程最短者2刀,最长者8年,平均2.7年。随机抽样,分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

3、、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因素基本均等,经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1•治疗组内服散偏汤。处方:川30g,口芷1.5g,口芥子9g,口芍15g,香附6g,柴胡3g,郁李仁理,炙廿草胞。每H—剂,水煎服。其小川芦、口芷、香附、柴胡四味在其它药煎点20分钟后加入,再点5〜10分钟,收取第一遍药汁。第二遍共煮20分钟。两次药汁混匀,分2次服,7天为1疗程。2.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每次10〜30mg,每日3次;颅痛定,每次30~60mg,每tl3次,7天为1疗程。疗效标准

4、根据1995年《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疼痛强度,参照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标准分级:I级:不痛;II级:轻疼痛,但不影响活动;III级:中度疼痛,但不停止活动;IV级: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6月以上无复发;显效:疼痛程度减轻2级,伴随症状减轻,发作次数或疼痛持续吋间减少2/3以上;有效:疼痛程度减轻1级,或发作间隔延长,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2/3;无效:疼痛程度减轻不足1级,或疼痛吋间缩短不足1/3,或疼痛加重,持续吋间延长。两组均1

5、〜3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结果:详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校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冇效无效总冇效率治疗组6031(51.66)13(21.67)13(21.67)3(5.00)95%对照组3()9(30.00)7(23.33)5(16.67)9(30.00)70%经Ridit检验,PV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病案举例钱某,女32岁,2007年2月23日初诊。家属代诉,患者右侧偏头痛已一年余,发作频繁,一般1()多天发作一次。发作时头痛如劈,恶心呕吐,彻夜不寐,

6、经多家医院诊断为血管性头痛。此次來诊,正值发作,面容痛苦,抱头呼号。查:舌红,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屈头痛。证乃风痰交搏,阻滞经脉,故发乙内服散偏汤,每H—剂,水煎,煎法如前述。服至2齐I」,症状开始缓斛,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上方再服2疗程后,痊愈。随访半年有余,再未复发。讨论:血管性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头为诸阳之会。巅顶之上,最易招风。而风为冇病之长,时发时止,常夹痰夹瘀。《素问•风论篇》言:“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丹溪心法•头痛》曰:“头痛多主于痰。”杨氏也言明此病的特点是气滞血

7、瘀,风火痰阻⑵。笔者总而言之,木病属风邪为引,夹痰夹瘀,清阳不升,清窍失通,脑络失畅,遂而发病。散偏汤中,川時重用为君,药力上行头目,行血中之气,祛头面之风;白芷气味辛香,量轻如羽,上行透窍;白芥子化无形之痰,清洁脉络;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可治肝气不舒,肝阳偏亢或肝阴不足之头痛”⑶,并反制诸药之燥;香附乃气病总司,“……止头目、齿耳诸痛”;柴胡性善疏泄,量少轻灵而升举达顶;郁李仁沉降通肠,与诸升之詁升降和因,上下通透;炙甘草缓急祛痰,止痛,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共奏祛风豁痰,行气活血,缓急止痛之

8、Illi,从而使得清阳得升,气血通畅,髓海得养,邪去则正安。另外,川苇、白芷、柴胡及香附四味后下,因其药性皆辛香轻扬而上,恐煎煮时久耗散于空,为确保其药力,故出此策,并与现代研究的四药多含挥发油而不宜久煎Z结论相合。因散偏汤是清代名方,又偶闻同道言其效力极验,因而为探此方临床功力Z究竟,笔者在临床研究中,虽各病家主症相同,兼症有异,为排除干扰因素,皆没有随症而加减药味,特说明。参考文献:[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09[2]杨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