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

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

ID:959333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散偏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摘要】散偏汤原为气郁于内,又外感风邪入侵少阳致半边头痛而设,在临床应用中,辨病同时结合辨证论治,对于各种证型的头痛均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散偏汤;头痛;辨证论治散偏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1],药物组成:川芎、白芷、柴胡、香附、郁李仁、白芥子、白芍、甘草。本方原为气郁于内,又外感风邪入侵少阳致半边头痛而设。但综观此方可知,头痛的病机不论风、寒、虚、瘀、郁、痰等用之,只要化裁得法均能得到好的疗效。现将粗浅的体会介绍如下。1概述方中川芎为君药,为太阳、少阳二经的引经药,性味辛温,辛香行散,能上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头痛之要药,既能

2、活血行气、祛瘀生新,又能秉其升散之性,上行头目达到祛风止痛之效;白芷祛风散寒,助川芎以辛散,增强止痛之效,为阳明经的引经药;香附理气解郁止痛,亦为血中之气药,与川芎共奏调理气血、疏达郁滞之功,共为臣药;柴胡其性轻扬,可载药上行,直达头面,为少阳经的引经药;白芥子有温阳豁痰、行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引药深入,直达病所;白芍性味苦酸微寒,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效;郁李仁有柔润之性,入阳明经,既可防风邪入里化热,又可与白芍共制川芎、白芷之燥,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上药共用具有行气解郁、活血补血、豁痰散结、和血止痛的功效。常加全蝎以加强通络止痛

3、,久痛顽痛更是必不可少,乃遵循了“初痛在经,久痛入络”之旨。其中川芎为主药,用量宜大,为该方之关键,可用至30g。近年来,在临床中遇到现代医学的特发性头痛发作期多以方加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尚属满意。因头痛病因复杂,故必以四诊合参,审证求因,拟方变通,方能起到桴鼓相应的疗效。2辨证论治症见头痛初起、时轻时重、时作时止,或因情志不遂、或因外感风寒入侵脑户者,以原方用之,一般1~2剂即可见效。若太阳穴有热感、遇热加重、遇凉减轻、或午后加重、甚者痛连面齿、舌质红、脉浮数,证属风热或兼肝经风火上攻,去白芥子,加连翘、菊花、桑叶、黄芩、夏枯草,头痛重者再加防风水煎服。症

4、见头痛,脑力活动后加重,记忆力差,遇劳加重者多属血虚,加四物汤、鸡血藤、丹参、桔梗、升麻,水煎服,初得者服之效尤显。症见头痛隐隐,神倦乏力,动辄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无力,多为气虚,加黄芪、党参、升麻、茯苓、白术、炙甘草,水煎服。症见头晕胀痛,心烦易怒,口苦目涩,小便黄,情志不顺后加重,舌红,脉弦滑者为肝阳上冲,加生地、刺蒺藜、牡蛎、龟板、天麻、蜈蚣,水煎服。症见头痛而眩,伴不寐多梦,思虑过多者多为肝郁头痛,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夜交藤、白僵蚕、远志,水煎服。症见头痛昏重,胸闷,乏力,纳呆,舌胖大,苔白腻,脉缓滑,多为痰浊上逆,加半夏、茯苓、枳实,有热象者加胆

5、星、黄芩、青黛,水煎服。症见后头痛,项部不舒,于伏案后加重者,多为血滞脉络,加葛根、补骨脂、姜黄、当归、丹参、鸡血藤、乳香、没药,水煎服。症见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阴天加重,由外伤引起者,为血瘀头痛,加穿山甲、天花粉、当归、桃仁、红花、大黄,水煎服。症见面部突发突止的短暂性暴痛,痛止如常人,常伴同侧面肌抽搐,多为肝阳偏亢,化风上扰所致,加牡蛎、石决明、枸杞子、僵蚕、蜈蚣,水煎服。以上各类头痛方药,在头痛发作期应用,特别是久痛顽痛者痛止后仍需辨证论治,调理阴阳气血以治本。3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48岁,2006年3月就诊。于2年前发作右面颊及上齿龈频发电击样疼痛,服

6、卡马西平后疼痛明显减轻,后服用颅痛宁4个月疼痛渐止。与2006年2月初相同症状再次发作,但服用卡马西平及颅痛定无效,针灸及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至就诊时右面部电击样疼痛发作频繁,夜间尤甚,一天发作几十甚至上百次,不能正常睡眠,鼻翼旁有扳机点,口干目涩,心烦易怒,舌淡黯,苔薄黄,脉弦。辨证为肝血亏虚,风阳上扰。药用:川芎30g,白芷15g,柴胡15g,香附15g,郁李仁15g,白芥子10g,白芍30g,甘草10g,全蝎5g,蜈蚣1条,僵蚕10g,牡蛎30g,石决明30g,川楝子10g,枸杞子20g,葛根30g。一剂后,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痛势大为减轻,当晚即可入睡。

7、三剂后,白天已无疼痛发作。共服12剂后面部疼痛全消。原方增减又服15剂,诸症全消。追访至今未复发。例2,患者,女,53岁,2007年2月就诊。慢性头痛20余年,近几年几乎每天头痛,需靠去疼片减轻痛苦,最多时一天服12片,曾多处治疗,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终未见愈。细询其症,全头痛,春夏剧,秋冬瘥;白昼剧,暮夜瘥;天晴剧,阴雨瘥;烦劳剧,安静瘥,痛势剧烈时脑中有烘热感,伴口干目涩,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舌体有少量瘀点,脉弦细。证属虚火上扰,瘀血阻络。治宜滋阴散热,兼活络止痛。药用:川芎30g,白芷10g,柴胡10g,香附20g,郁李仁15g,白芍30g,甘草10g,

8、当归15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