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

ID:48065086

大小:2.64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1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1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2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3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4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与形成的条件;2、熟悉血栓的形成过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3、了解血栓的分类。重点:1.血栓形成的概念与形成的条件;2.血栓的类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难点:1、血栓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三节血栓形成(thrombosis)一、概念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1、生理情况下为什么心血管内不会形成血栓?2、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3、凝血系统抗凝凝血纤溶动态平衡4、抗凝血系统1、血管壁2、血小

2、板影响机体正常凝血与抗凝血的因素5、纤溶系统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血流状态改变3、血液凝固性增高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坏死脱落血小板聚集激活Ⅻ释放组织因子血小板粘附及凝集血液凝固启动内、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流状态改变内皮细胞坏死脱落血小板靠边形成涡流轴流增宽血流缓慢或涡流出现:血小板接触内膜机会↑凝血因子、凝血酶浓度↑3、血液凝固性增高主要指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质和量的增高,血液高凝状态。1、遗传性高凝状态:少见2、获得性高凝状态:1)凝血因子↑2)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粘性增加3)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形成过程血栓形成过程1、血管

3、内膜损伤2、血小板小梁形成3、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聚集4、红细胞聚集血栓类型1、白色血栓2、混合血栓3、红色血栓4、透明血栓白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血栓的结局1、溶解吸收2、软化脱落3、机化和钙化。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利:堵塞破裂口,阻止出血不利:●阻塞血管→缺血性坏死(梗死)●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流运行→栓塞●心瓣膜变形→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DIC→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全身广泛出血小结血栓形成概念条件过程类型结局影响患者,男性,25岁,因皮肤大面积烧伤急诊入院。住院期间反复从股静脉输血、输液,历时2个月,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4、。尸检见:皮肤大面积烧伤并化脓感染,股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均有血栓形成并与血管壁粘连紧密。病案分析问题:1、该病例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2、血栓有哪些类型?该病例所形成的血栓最可能是哪种类型?3、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该病例的血栓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病案分析血栓对机体的影响1、该病例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患者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有:①血管内皮损伤,大面积烧伤及反复多次股静脉输血、输液损伤血管内皮;②血流缓慢和血流中漩涡形成,患者久病卧床血流缓慢及股静脉内有静脉瓣,其内血流不但缓慢,而且出现漩涡;血栓对机体的影响1、该病例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条

5、件有哪些?③血液凝固性增高,大面积烧伤使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血中凝血因子Ⅰ、凝血因子Ⅱ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含量增多,以及血中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其黏性增加,易于发生黏集形成血栓。血栓对机体的影响2、血栓有哪些类型?该病例所形成的血栓最可能是哪种类型?血栓类型有4种: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和透明血栓。该患者静脉血栓属延续性血栓,其血栓头为白色血栓,血栓体为混合血栓,血栓尾为红色血栓。血栓对机体的影响3、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该病例的血栓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血栓的结局有:溶解吸收软化、机化和钙化。本病例多处静脉内血栓形成并与血管壁粘连紧密说明血栓可能发生了

6、机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