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doc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doc

ID:48281650

大小:7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3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doc_第1页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姓名:王爱博学号:17180021022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身心素质的提高而言,也就是在受教育者的知识、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而言的,也就是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而服务,重视其所要承担和发挥的社会功能。1、个人本位论:(1)主要内容:主张以个人为本位,根据个人的发展、个人价值需要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的并进行教育的理论。在这种理论看来,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2、在这种理论的学者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意义,评价教育的价值要从对个人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来衡量。(2)主要人物:卢梭:抨击了封建社会中教育的片面性,阻碍、束缚、摧残个人的发展,因此他要求尊重人的价值,给人发展的自由。但是他在人的本质观上保持的抽象的人性观点,以及在教育价值上笼统的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这是片面的。洛克:心灵开始时都只是一个“空橱柜”,教育才是构成人最重要的部分。裴斯泰洛齐: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的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2、社会本

3、位论:(1)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从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学目的,认为个人应当为社会而生存、发展,同社会的共同生活相协调,乐意为社会做贡献。但是社会本位论的部分学者反对利己主义,反对个人发展的完善,这些想法都是以国家、社会的名义

4、抹杀了人的个性,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这都是社会本位论片面的地方所在。(2)主要人物:凯兴斯泰纳:全盘否定个人价值,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意义,国家的一切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绝对服从于国家利益的公民。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1、教育是一种社会人的再生产活动,其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也反应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要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内在价值,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增进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的自由度,他自身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积极力量。2

5、、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