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

ID:48332189

大小:16.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7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_第1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_第2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_第3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4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如涉及特殊的术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并写到“4.术语”部分。  (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检验方法各项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和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  (四)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文字、数字、公式、单位、符号、图表等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五)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内容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药典,应保

2、证其有效性,并注明相应标准的编号和年号以及中国药典的版本号。  二、内容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产品名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产品名称应使用中文,并与申请注册(备案)的中文产品名称相一致。  (二)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产品技术要求中应明确产品型号和/或规格,以及其划分的说明。  对同一注册单元中存在多种型号和/或规格的产品,应明确各型号及各规格之间的所有区别(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  对于型号/规格的表述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三)性能指标。  1.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是指可进

3、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产品设计开发中的评价性内容(例如生物相容性评价)原则上不在产品技术要求中制定。  2.产品技术要求中性能指标的制定应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结合具体产品的设计特性、预期用途和质量控制水平且不应低于产品适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应明确具体要求,不应以“见随附资料”、“按供货合同”等形式提供。  (四)检验方法。检验方法的制定应与相应的性能指标相适应。应优先考虑采用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方法的制定需保证具有可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4、需要时明确样品的制备方法,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检验方法中还应明确说明采用的参考品/标准品、样本制备方法、使用的试剂批次和数量、试验次数、计算方法。  (五)对于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产品技术要求中应以附录形式明确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半成品要求。  (六)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为相应的注册证号(备案号)。拟注册(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可留空。  三、格式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格式见附件。(八)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产品标准的审查是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审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

5、一。海藻酸盐敷料类产品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可以分解为技术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两部分。其中有些技术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又是相关联的。标准中规定的要求部分是否齐全,可以通过对是否具有以下主要内容来进行审评:1.外观和结构要求l 外观l 尺寸2. 海藻酸盐原料技术参数要求应参考YY/T 0606.8的的方法检测。其中,至少应包括l 海藻酸盐鉴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IR)l 海藻酸盐结构组成——采用1H-核磁共振光谱(1H-NMR)l 海藻酸盐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l 干燥失重l 灰分l 蛋白质含量3.最终产品的性能要求:l 产品的重

6、金属含量l 产品的pH值l 产品中海藻酸盐的含量l 产品中其他辅料(如有)的含量l 产品中添加剂(如有)的限度。4.敷料的附加要求l 液体吸收性l 透气膜敷料水蒸气透过率5.生物性能:l 无菌(接触创面或创口)l 环氧乙烷残留量(若适用)l 生物学性能: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刺激、全身急性毒性、遗传毒性6.其他:如产品具有其它功能或特点,也应在注册产品标准中明确。如有不适用的项目,应予以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