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ID:48336626

大小:26.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7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1页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2页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3页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4页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创新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

2、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新课,1.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小故事.同学们,听小故事时,要注意里面的主要人物是谁?他立下了什么样的读书誓言?(播放周恩来立志小故事).生齐: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板书(周恩来立志),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生齐读课题.2.介绍周恩来生平事迹师:中华是指什么?崛起是什么意思?3.指名生:中华指中国,崛起指振兴.4.这句话的意思是?生齐答: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5.师: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时候,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周恩来吧!(课件出示)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

3、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6.师:周恩来能成为一个伟人,是与他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就能立下大志分不开的.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认读生字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一些词语真不好读,你们认识它们吗?(一)课件出示开火车读juémózū崛起模范租界地fányíhuò热闹非凡疑惑xùnchìrǔ训斥屈辱师:嗯,字音读准了,但感觉不准.词语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也是有感情的,试着结合你的理解,加上表情、动作再用心读一读.(学生再读词语)

4、(二)朗读课文,学习词语.师:词语读好了,课文也一定能读好,谁愿意读一读?(指名学生接龙读课文,提醒有感情朗读).1.生读第1自然段时.(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处理随机问题)2.接读周恩来和伯父对话的部分.师生分角色朗读(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师小结:画下这个词语(疑惑不解).(板书:疑惑)3.学生接读周恩来在租界所见的部分.师:这一部分哪个词语值得关注,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引:你看有的同学已经把那个词语画下来了.读书就要留下思考的痕迹.生:交流生画出的词语.师小结:伯父的话让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但此时此刻周恩来亲眼目睹眼前的一切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板书:目睹)所以少年周

5、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宏伟志向.4.接读周恩来修身课立志部分.生接读(9—16)师:画出周恩来两次回答的句子,师:第一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生:清晰而坚定.【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师:读书要注意这些提示语.你再来读!生齐读师:再响亮些、再清晰些、再有节奏一点读.生齐读.师:这样的读就是——铿锵有力的读.画出这个词语来.同学们齐读17段.5.师总结:课文同学们都读得正确、清楚、流利,不错,超乎想象,真棒!6.梳理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师:课文读完了,现在你明白了吗?是什么事促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请同学们填写你们手

6、中的练习生填写词语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学生填写手中的练习)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里亲眼目睹中国妇女(),中国巡警不但不(),反而训斥();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师:请同学们以姿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好!大家都填好了,李佳禾你来读生读师:同学们做的真好,给自己掌声.课件出示答案7.介绍时代背景师: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课件出示,介绍时代背景)师:当时,我们国家处在20世纪

7、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了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穷困,越来越落后,贫困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才在我们国家的境内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地.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他们是打着租借的幌子,实际上是想把我国的土地据为己有.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中国都有租界地,并且他们在租界地内开设夜总会,建设跑马场,公园等,正如课文中所描写的一样.(课件出示句子)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