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

ID:48513919

大小:1.5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06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_第1页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_第2页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_第3页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_第4页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_ 组合变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组合变形1、斜弯曲,弯扭,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的概念;2、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确定,中性轴的确定;如双向偏心拉伸,中性轴方程为3、危险点的应力计算,强度计算,变形计算、。4、截面核心。解题范例10.1、定性分析图10.1示结构中各构件将发生哪些基本变形?图10.1[解](a)AD杆时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杆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AC杆不发生变形。.专业.专注.......(b)AB杆是压弯组合变形,BC杆是弯曲变形。(c)AB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是压弯组合变形。(d)CD是弯曲变形,BD发生压缩变形,AB发生弯伸变形,BC发

2、生拉弯组合变形。10.2分析图10.2中各杆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图10.2[解] (a)力可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为压弯变形。(b)所受外力偶矩作用,产生弯曲变形。  (c)该杆受竖向集中荷载,产生弯曲变形. (d)该杆受水平集中荷载,偏心受压,产生压缩和弯曲变形。 (e)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弯曲。  .专业.专注.......(f)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压弯组合。             (g)AB段:斜弯曲,BC段:弯纽扭合。10.3分析图10.3示构件中(AB、BC和CD)各段将发生哪些变形?图10.3[解]AB段发生弯曲变形,B

3、C段发生弯曲、扭转变形;CD段发生拉伸、双向弯曲变形。10.4一悬臂滑车架如图10.4所示,杆AB为18号工字钢(截面面积30.6cm2,Wz=185cm3),其长度为=2.6m。试求当荷载F=25kN作用在AB的中点处时,杆内的最大正应力。设工字钢的自重可略去不计。图10.4[解]取AB为研究对象,对A点取矩可得则分别作出AB的轴力图和弯矩图:kN.专业.专注.......kN.m轴力作用时截面正应力均匀分布,(压)弯矩作用时截面正应力三角形分布,(下拉上压)可知D截面处上边缘压应力最大,叠加可得最大正应力94.9MPa(压10.5如图10.5所示,截面为16

4、a号槽钢的简支梁,跨长L=4.2m,受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作用,q=2KN/m。梁放在=20o的斜面上,试确定梁危险截面上A点和B点处的弯曲正应力。图10.5[解]双向弯曲梁,在梁跨中点处的截面是危险截面,该截面上的弯矩、从型钢规格中查得16A号钢的抗弯截面模量离中和轴最远的点是危险点:.专业.专注.......A点:B点:习题解析10.1矩形截面木檩条,跨度L=4m,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10.6所示,木材为杉木,弯曲容许应力[σ]=12MPa,E=9×103MPa容许挠度为L/200,试验算穰条的强度和刚度。图10.6[解]⑴首先进行强度的校核:先将q分解成为两个

5、分量=716N/m,=1430N/m,二者对应最大弯矩分别为=1432N·m,=2860N·m,代入强度条件公式得/+/=1053.MPa<=12MPa故强度条件满足.⑵再进行刚度的核算:与相应的挠度==14.9mm与相应的挠度==14.mm==20.51mm<[L/200]=20mm(容许挠度).专业.专注.......可以认为刚度满足要求。10.2由木材制成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梁的水平对称面内受到力P1=1.6kN的作用,在铅直对称面内受到力P2=0.8kN作用(如图10.7所示)。已知:b=90mm,h=180mm,E=1.0×104MPa。试求梁的横截面

6、上的最大正应力及其作用点的位置,并求梁的最大挠度。如果截面为圆形,d=13Omm,试求梁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图10.7[解]P1,P2单独作用在梁上时,所引起的最大弯矩都在梁固定端,截面上1、2两点是危险点.(1点为拉应力,2点为压应力)梁的最大挠度在自由端,其值为所以最大挠度为如果截面为圆形:.专业.专注.......(发生在固定端截面上)10.3试分别求出图10.8示不等截面及等截面杆内的最大正应力,并作比较(图中尺寸单位为mm)。图10.8[解](a)轴力N=P=350kN(b).10.4一伞形水塔,受力如图10.9,其中P为满水时的重力,Q为地震时引

7、起的水平载荷,立柱的外径D=2m,壁厚t=0.5m,如材料的许用应力[σ]=8MPa,试校核其强度。.专业.专注.......图10.9[解]水塔为压弯组合编形,由轴向压力P引起的压应力由Q引起的正应力(最大值在固定端)所以,不满足强度条件.10.5起重机受力如图10.10,P1=3OkN,P2=22OkN,P3=6OkN,它们的作用线离立柱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1.Om,1.2m和1.6m,如立柱为实心钢柱,材料许用应力[σ]=16OMPa,试设计其底部A--A处的直径。图10.10.专业.专注.......[解]该杆为压弯组合变形,设底部A-A处直径D,柱底部所

8、受的压应力有两部分柱底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