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ID:48535657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3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本书中,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安排在轴对称变换之后,在掌握了轴对称的相关性质之后,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再利用三角形的全等的知识给以证明。使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能用性质进行相关推理论证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探究、归纳、推理、证明等认识图形的全过程,理解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有关性质,使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有机结合,发展几何推理意识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纸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有条理的表达。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难点: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解。教学方法:“实验——发现——归纳——论证”法教具:长方形纸,剪刀,幻灯片,尺规,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操作感知导入新课【活动一】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后,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教师指导学生折叠、剪纸。问题1.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发现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定义等腰三角形、腰、

3、底边、顶角和底角。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历自己去操作、实验、发现,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体验成功的喜悦。新课问题2.请在练习本上作(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说出你的依据,并指出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学生:作(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能否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用的是什么方法。通过本次作(画)图练习,增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认识,体验原有知识及生活基础在数学中的作用。讲授【活动二】观察、发现得出性质问题1拿出你刚刚剪出的等腰三角形,请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抢答。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

4、沿折痕对折。指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学生:反复折叠等腰三角形,通过观察、讨论发现结论,并填写上表。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结果的正确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在上面作(画)等腰三角形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有点困难,甚至会失去信心。通过此问题点燃学生的激情,调动积极性。问题3.观察你填写的表格,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学生观察、归纳并展示结论。教师适时引导(如指出:重合即相等)并结合学生的猜想给出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

5、线、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三线合一。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及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为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三】论证性质教师:上面的性质是我们通过有限个等腰三角形发现的,对于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有此性质吗?这就需要我们去证明它。通过下面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证明。1、将性质1写成符号语言表示的形式并证明。学生:独立完成证明。教师重点关注辅助线的作法,最后给出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性质的证明,使学生加深了对辅助线的理解

6、,培养学生完整的推理证明能力。2、类比性质1的证明,完成性质2的证明。学生活动,完成上述思考,在回答基础上,3名代表分别完成证明。   师、生共评:   1)形成性质1、2,概述: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2)在性质1、2的证明中,体会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通过尝试,发现“三种”添加方法的不同,操作性不同,难易复杂程度不同。      3)强调性质1、2是证明线段、角相等和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例练ABCED例1已知如图16-15,在⊿ABC中,AB=AC,∠BAC=120°,点D,E是底边上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解∵

7、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B=∠C=1/2×(180°-120°)=30°又∵BD=AD.()已知∴∠BAD=∠B=30°(等边对等角)同理∠CAE=∠C=30°∴∠DAE=∠BAC-∠BAD-∠CAE=120°-30°-30°=60°巩固应用新知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A=36°,则∠B=_∠C=_A C BA C B图2CA B图3图1变式练习:1、如图(2)在等△ABC腰中,∠A=50°,则∠B=__,∠C=__2、如图(3)在等△ABC腰中,∠A=120°则∠B=__,∠C=__A练习2:△ABC是等腰直

8、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