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教学设计.doc

菱形教学设计.doc

ID:48629560

大小:4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菱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菱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菱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2.2菱形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的第一课时。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性质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证明菱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图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图形有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

2、过程,掌握菱形的两条性质.2、过程与方法:(1)经历菱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根据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运用菱形的性质、菱形面积公式锻炼实践意识,建立自信心.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菱形性质的探求.难点:菱形性质的探求和应用.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长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六、教学过程活动1:温故知新1.用图片展示图形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2.用图片展示图形复习矩形的定义及性质【设计意图】用图片引入课题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

3、意力,同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再认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探求菱形性质的基础.从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得出另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作好过渡。活动2:想一想认识菱形运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边进行平移的过程,让学生的观察.【设计意图】:引入菱形的定义,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动3:折一折剪一剪菱形性质的探究1、师生互动:将一个矩形的纸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再打开,就得到一个菱形.【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探究对图形的对折,即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

4、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概括出菱形的性质、并加以证明。B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别是6和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2【设计意图】:利用练习的结论引入讨论菱形的面积公式。活动4:做一做菱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菱形的面积?【学情预设】由刚才的练习,学生可能会答出可以用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4倍来求.此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导出菱形的面积也可以由两条对角线的长求出,即用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菱形的面积.生活中的数学:例题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

5、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ABCD【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菱形性质的应用,巩固了菱形性质,会灵活运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活动5:菱形性质的运用练一练:学生活动:完成屏幕上展示的练习,并由一名学生来说出答案及原因。【设计意图】: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菱形的应用,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活动6:课堂小结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

6、:(1)、菱形边的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的性质。(3)、菱形对称性。【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菱形的两条性质,感受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树立自信心.活动7:作业布置1、教材:P57练习1、22、教材:P60习题5、11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