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2).ppt

记承天寺夜游 (2).ppt

ID:48798611

大小:1.9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25

记承天寺夜游 (2).ppt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 (2).ppt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 (2).ppt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 (2).ppt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一、题解:二、学习目标:1、了解并牢牢掌握作者苏轼概况。2、积累文言词语并赏析课文。3、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三、检查预习:1、字词:藻(zǎo)、荇(xìng)2、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3、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另与文学家们有“欧苏”、“苏辛”、“苏黄”之并称。(可拓展古人名与字的关

2、联性;苏轼的轶事:善养生、爱发牢骚、与其妹妹的趣事。)四、师范读课文,正音,断句。生听读。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五、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及句读。六、生再读课文,达到熟练流畅的地步。七、疏通课文(小组合作完成)1、参照课下注释,小组共同翻译课文。2、生不会的问题请提出来,课上解决。3、解释并掌握下列词语及句子: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亦、寝、相与(共同、一起)、中庭、空明、藻荇、交横、何夜、何处、但、闲人、吾、耳七、疏通课文:(小组合作)1、参照课下注释

3、,小组共同翻译。2、生不会的问题请提出来,课上解决。3、解释并掌握下列词语及句子: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亦、寝、相与(共同、一起)、中庭、空明、藻荇、交横、何夜、何处、但、闲人、吾、耳4、师翻译一遍。八、赏析课文:(学生一起回答)1、若文章分为三层,怎么分?分两层,又怎么分?每层各写了什么?2、根据作者此时的处境,想想他寻找张怀民“为乐”的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点睛之笔是哪一个词?文眼是哪一个字?悠闲、欣喜、悲凉、感慨,尽在其中。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通达乐观闲九:板书设计:十、拓展延伸:本文描写月光的语句

4、是哪一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本文描写月光的诗句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美好的祝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十一、小结:(人生启迪)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

5、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十二:练习解释划线词语。①月色入户。户:②念无与为乐者。念:③遂至承天寺。遂:④怀民亦未寝。寝:⑤相与步于中庭。相与: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十三、作业:背诵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