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的认识角的教案.doc

上交的认识角的教案.doc

ID:48951248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上交的认识角的教案.doc_第1页
上交的认识角的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上交的认识角的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认识角合肥十里庙小学:佘智敏教学内容:苏教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2.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有大小,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4.动手操作中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圆纸片、吸管、图钉、线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1.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学生齐读课题2.游戏开始(1):师拖动,生说

2、有角就拉下来,同时放的顺序是三角形、五角星、椭圆、长方形和弯曲的毛线(2)、小结:有的物体上有角,有的物体上没有角二.师生互动,实践体会1、指角、描角(1)、学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引导学生规范指角(2):教师示范指角,描角(3):学生动手把物体上的角描下来形成大小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的角2、抽象角的特征。(1):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点,小组讨论有答案了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总结不到位的,引导学生补充。点和两条线(2):拿出三角板摸摸这个点什么感觉,摸摸这两条线什么感觉。教师小结:角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3):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打开书本64页最先找到答案。学生

3、读书教师在黑板上画好一个角,(另一个课件播放到角的名称处)先板书顶点,再板书边同时说明,两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然后带读一遍,指名回答课件上每个角的名称。(3):角又是怎样画成的了,看仔细了,闭眼想角的样子,引导学生说出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3、多种形式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一题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二题4、做角三、直观比较角的大小1)展示圆形折的角,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有大有小,教师板书生活中角的大小变化随处可见。2)、拿出钟面,拨角,总结,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4、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3)、出示书上的钟面图,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样想的4)、动手体会两边叉开的程度和角的大小关系5)、观察扇面图,剪刀图说说角的变化,适当追问为什么变大变小三:总结1、关于角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2、角的世界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吧教后反思:对本节课试上后形成以下几点反思:1、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角,改过去指角为现在的描角。描角可以人人参与到角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描角比指角更能在学生的作业留下角的图形,丰富学生对角的表象,学生对角的认识更深刻。2、指角的过程强调了先后的顺序,出于对今后学习的延续,在学生第一次指角时,无论

5、是哪一种指角的方法学生都易于接受,教师强调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出发指两条边为学生画角做一个铺垫。3、角的比较大小没有设计重叠的比较方法环节。主要是出于对苏教版教材的变动的理解,重叠比较角的大小实用价值不大,(1)、生活中的角不便于重叠,(2)、借助活动角比较容易形成误差,而差距稍大的角就可以通过观察知大小,(3)、初步认识角重点是丰富角的表象,在下节课直角、锐角钝角的学习中重点是借助重叠的方法比较。4、要不要带一下和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的。我个人在本节课不要设计学生看的大小到底是看哪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