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

ID:48953579

大小:132.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2-26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_第1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_第2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_第3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_第4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区中心学校陈蓉引言:思考与认识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在贯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必然要统一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与要求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标准不但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指南,备课、上课的向导。《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整体)整体观整体观是中华民族哲学观念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它强调整体,特别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且认为整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比如五行的相生相克。所以我们看待和研究语文教学的问题时,一定要从全局去思考、去把握,“盲人摸象”只会失于偏颇。

2、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前言(课程性质、理念、设计)2、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3、实施建议(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与教育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方面的建议)4、相关附录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认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2、文学活动---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性质由来性质由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修订建国以后的六十年多年间,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官方说法就有五次大的修改。第一、基本工具: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

3、行标准》:“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第二、基础工具。1978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基础工具”,“重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第三、交际工具、文化载体: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与后来的《课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4、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五、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认定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较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说法,如今的认定更加明确。因为性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他事物不同的特征”;而特点则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此二者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之间毕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关语文课程性质认定的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围绕着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性)左右摇摆了几十年。应该说,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是一个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来之不易的

5、认识成果。二、由性质定位引出的推论推论一、语文课程的内容=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说读写)+文学活动推论二、语文课程的形式=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三、性质定位引发的启示说到底语文是一门运用学科,运用是语文最最基本的属性,而其他功能都是在运用过程中体现的。所以学会运用是语文课程及其教学的价值之所在。下面以寓言《狐假虎威》阅读理解内容的设计为例,谈谈阅读课的价值取向。《狐假虎威》阅读理解的三要素《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爷派我来管你

6、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1、课文内容,即狐假虎威这个故事;2、中心思想,即故事所蕴含的寓意;3、课文表达,即故事如何表达寓意。表达:一、构成《狐假虎威》诸要素的具体内容要素一、故事——(略);要素二、寓意—

7、—借(假)他人之威吓唬别人。要素三、表达——故事如何表达寓意显然,要素三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说它是重点,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说它是难点,因为它具有挑战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具启发潜能。二、故事表达寓意的关注点关注点之一:故事情节情节一:狐狸“假”老天爷之威蒙老虎;情节二:狐狸“假”老虎之威吓唬百兽。一前一后两个“假”叠加,让寓意中的“假他人”有了来头;前面是假老天爷吓唬老虎,后面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