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

ID:49631694

大小:533.5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2-26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_第1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_第2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_第3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_第4页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陈蓉2012年12月5日引言思考与认识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在贯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必然要统一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与要求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标准不但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指南,备课、上课的向导。《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整体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前言(课程性质、理念、设计)2、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3、实施建议(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与教育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方面的建议)4、相关附录

2、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认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2、文学活动---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性质由来二、由性质定位引出的推论推论一、语文课程的内容=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说读写)+文学活动推论二、语文课程的形式=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三、性质定位引发的启示说到底语文是一门运用学科,运用是语文最最基本的属性,而其他功能都是在运用过程中体现的。所以学会运用是语文

3、课程及其教学的价值之所在。下面以寓言《狐假虎威》阅读理解内容的设计为例,谈谈阅读课的价值取向。《狐假虎威》阅读理解的三要素mp1、课文内容,即狐假虎威这个故事;2、中心思想,即故事所蕴含的寓意;3、课文表达,即故事如何表达寓意。结论:阅读课的重要目的,那就是要通过以课文为文本样板的阅读实践,体验、学会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第二章语文课程的目标教育学认定:目标对于教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导向、激励、检测。一、目标的分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部分,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构成。二、“总目标”内容概括“总目标”共十项,分别从知识

4、、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的角度,对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出了要求,设定了实施路线。三、“学段目标”的结构“学段目标”呈有横有纵、有显有隐、条块交叉的网状结构。(以阅读教学最典型)横向目标系统是显性的,是以学段为单元的板块结构。每一块包括关系平行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纵向目标系统是由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各学段的要求纵向内在联系构成的,它是隐性的、从低到高逐渐提升的系统。系统之一:识字写字这个系统包括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等三项内容。其一、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帮助学习普通

5、话;帮助识字。2、准确识记大小写字母、音序表;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其二、识字1.培养热爱汉字的情感,拥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2、小学六年,分三个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列出了300个常用字表。其三、写字1、拥有喜欢书写汉字的情感;2、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3、写字姿势正确,拥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系统之二:阅读教学(读书、理解、积累)一、阅读教学的总目标2011版《语文课程目标》对阅读教

6、学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二、总目标与纵向目标的解读总目标以独立阅读能力为核心,分别从阅读方法、阅读要求、阅读范围、阅读积累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阅读的纵向目标从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阅读积累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这里重点介绍1—3学段的要求。纵向目标之一:阅读感受(读书)课堂读书练习以朗读、默

7、读、诵读训练为主,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诵读:能通过语调、韵律、节奏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不同学段辅以略读、浏览的练习。读书要求纵向目标之二:阅读理解了解词句→关键词句的作用→推想、辨别、体会表达效果把握主要内容了解表达顺序感受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体会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课文领悟表达方法不同体裁教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由阅读教学理解目标引发的思考1、理解以体会如何表达为重点;2、理解要以词句和篇章为凭据;3、理解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4、理解要以感受为重要的前提。纵向目标之三:阅读积累背诵量

8、:小学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低年级50篇;中年级50篇;高年级60篇。阅读量: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