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

ID:49192833

大小:3.26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2-01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_第1页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_第2页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_第3页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_第4页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一、基础知识(一)、乳酸菌1、生物类别:细菌(原核细胞)。2、代谢类别:异养厌氧型。3、生长方式:分裂生长。4、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部都有。5、适宜条件:耐盐,最适pH=5C6H12O62C3H6O3+能量酶乳酸链球菌(球状)乳酸杆菌(杆状)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二)、亚硝酸盐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蔬菜、咸菜、豆粉中均含有。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易溶于水,可作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携带氧的

2、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对动物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亚硝酸盐本身不是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在pH=3,温度适宜和一定微生物的作用下与蛋白质水解的胺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在胃中极易生成亚硝胺。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mg/kg

3、,酱菜中不超过20mg/kg,而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mg/kg。选泡菜坛预处理新鲜蔬菜配置盐水装坛发酵成品泡菜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二、实验设计流程图检查方法:坛口向上,压入水中,看坛内壁有无渗水现象。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火候好三、泡菜制作1、泡菜坛的选择2、蔬菜处理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3、配制盐水清水与盐按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盐的作用:调味,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盐含量过低会造成细菌污染。煮沸的目的:杀菌冷却是为了不影响乳酸菌的生命活动。4、装坛发酵

4、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并注意发酵过程中补充水。坛沿注满水是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的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装压封5、腌制条件温度不能过高:常温食盐含量不能过低:4:1腌制时间不能过短:15天细菌污染大量繁殖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多,后减少。四、泡菜发酵的阶段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

5、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蔬菜刚入坛时,蔬菜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1、发酵前期特点:还有一点点氧气,微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排出,形成无氧环境,为后面乳酸菌发酵提供条件,乳酸含量逐渐增加,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

6、态的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称为同型乳酸发酵2、发酵中期特点:乳酸菌逐渐占据优势,其他发酵微生物受到抑制,乳酸积累增多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3、发酵后期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特点:乳酸含量过高

7、,抑制乳酸菌活动,乳酸菌减少。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生成:发酵初期,泡菜中微生物生长很快,将蔬菜中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蔬菜中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将亚硝酸盐氧化,总体来说,生成的亚硝酸盐大于被氧化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步上升。微生物代谢活动将氧气消耗殆尽,泡菜坛中的环境不利于乳酸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生长,生成的亚硝酸盐减少。同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而减少,因此,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五、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比色法)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

8、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泡菜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2、材料与器具材料:泡菜器具:榨汁机、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管等试剂: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盐酸、亚硝酸钠、氯化镉、氯化钡、蒸馏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铝。3、步骤(1)配置溶液(2)配制标准液显色液(3)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