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

ID:49295632

大小:24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2-04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复习目标领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能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该定律,并能运用它解释有关问题及进行某些计算。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原则,会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培养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化学计算的能力。独立自学回顾本单元内容,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图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意义与书写计算要求:先自己在导学案上完成,再小组交流完善。一、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分解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的物质五个不变

2、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改变宏观:微观:物质的种类改变分子的种类改变元素的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导学案(一)质量守恒部分的3—7题。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7分钟)合作共学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2)3g碳在10g氧气中

3、充分燃烧,生成13g二氧化碳。例题解析1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日光3、“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AN2H6BN2H4CNH2DN2H2O2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⑶反应条件;⑷反应

4、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完成导学案(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部分的第1题。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B.8:11C.10:11D.31:44例题解析2完成导学案(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部分的第2、3题。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应遵守两个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写→配→等→注

5、3、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市售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态丁烷(C4H10),丁烷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完成导学案(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部分的第4题。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步骤:设→写→标→列→答常见错误:1.设未知数时: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3.写相关物质的质量比时:4.已知量和未知量要与物质的化学式对应5.单位问题24g碳完全燃烧可以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完成导学案(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部分的第1题。中考原题解析►考点: 质量

6、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能力。1[2010·陕西]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解析]选项A中镁条燃烧有氧气参与,且生成的氧化镁有一部分变成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选项C中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它们都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当堂检测►考点: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2[2010·江西]图3-3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________

7、种分子;(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或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答案合理均可)中考原题解析2催化剂2CO+2NO==

8、==N+2CO2[解析](1)反应物只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易错误地看作5种分子;(3)化学方程式宏观上可以表示:①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微观上可以表示:各粒子之间的个数比。本题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从微观、宏观上解释合理即可。作业:1、导学案拓展延伸2、高效P75复习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