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

ID:49664997

大小:121.0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03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_第1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_第2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_第3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_第4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美术教案(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德令哈市四中陈洪乾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第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课的类型:美术欣赏评述课授课年级:七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欣赏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美术课的难点。尤其是对于经典优秀美术巨作的教学中,由于年代和理念的差异性,学生对其很难理解并且不容易产生兴趣,往往流于形式,成为简单的看图说话,根本领略不到经典美术作品的无尽内涵。另外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欣赏课,学生参与性低,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善

2、于营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文化情境,以研究性学生,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条以初步欣赏、美学分析、查阅资料、联想引申为线索的欣赏教学模式,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层层剥壳,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逐步达到对作品内涵的深刻感知。即照顾到传授该作品的社会认知,又尽量带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作品体现的不同思想内涵。2、提高学生对艺术(美术、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正确情感、态度

3、和价值观念。教学重点:艺术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如何表达欣赏作品后的感受。教学过程:1、采用提问式导入新课。举例说体验劳动后的感受。如:建筑工地——热情高涨,打谷场——丰收的喜悦,纺织厂——有节奏的繁忙等。(通过举例方式,创造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畅谈自己经历劳动或者所见所闻的劳动后的感受。让学生口头描绘劳动画面,劳动感受。营造一种讨论热烈的气氛引入新课。)2、导语:今天我们来了解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劳动场面,表达劳动情感的。引出课题: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讲解目标。3、请同学注意。听:音乐的节奏、旋律

4、、速度、力度、情绪。看:画面的构图、色彩、明暗、形象、风格。播放图片《在激流中前进》、《粮食》。音乐片段《黄河船夫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庆丰收》。让学生配对音乐与图片,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围绕看、听要求运用专业术语回答。如:《黄河船夫曲》——《在激流中前进》,题材相同,作品流露的情绪相同。《黄河船夫曲》:声音浑厚、有气势。通过短促的喊号声和渐强的梯度节奏表现了划船动作。感觉经过紧张的险滩战斗,船工心里充满着愉快、希望与光明。《在激流中前进》:色彩凝重,用笔粗放,构图有些偏。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表现河的大、船的小;浪的险

5、、人的艰。两件作品都表现了船工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用这种方法回答另一幅搭配好的作品《粮食》——《庆丰收》。4、设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画有什么好处?作者通过作品想告诉你什么?引导学生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概括艺术的风格。5、分析音乐与美术在表现方式上的不同。(屏幕显示)[音乐]以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事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通常认为,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由此奠定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品格和审美特征。[美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具有造型性、空间性、构成性特征

6、的表现手段,创造出直观形象的艺术。绘画借助于线条、明暗、色彩、解剖、透视等造型手段,创造反映事物审美属性的图象,表现其内容和社会意义。6、学生概括绘画作品欣赏要点,教师归纳,屏幕出示:•绘画角度:欣赏作品的构图、色调、用笔、形象等。•绘画背景: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艺术环境、绘画风格。•作品思想:通过作品题材、表现场景感知表达的思想、体现的精神。•观众感受:欣赏后的心理体验,对自身的触动。7、学生根据欣赏要点,欣赏课文P2、P3、P4其余的劳动作品。屏幕出示思考、讨论要点(见下)及各幅作品的背景资料(略)(1)不同作品的表现方

7、法、艺术风格。(2)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3)欣赏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围绕三个思考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启发学生从整体、局部、色彩、线条等多个角度去欣赏作品,鼓励学生用简洁、完整的语言评述作品。如:《牛耕》画面简洁、色彩对比鲜明,线条飘逸。画面富有运动感画中人物劳动的很轻松,体现了劳动的美。从背景看,揭示当时统治者希望永远控制劳动者、奴役劳动者的心态。从画中体会到的劳动美能激发自己对劳动的热爱。8、谈谈自己对欣赏劳动作品后的体会感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如:《养鸡女》——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物母爱般

8、的情感。《北方的九月》——劳动创造的美,收获劳动的喜悦、深情。《清明上河图》——劳动的紧张、繁忙。《捣练图》——对待劳动的态度一丝不苟。《推磨》——劳动的艰辛《在激流中前进》——劳动的信念。劳动者团结一心的精神。9、提问:除了美术和音乐,还有哪些表现形式?语言、文字、诗词、舞蹈、动作等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