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

ID:50043905

大小:8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4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_第1页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_第2页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_第3页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_第4页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曾晓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例研究报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基本情况】1、任教教师:曾晓燕,18年教龄,数学小学高级教师,教学特色是善于制作课件,合理运用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深入浅出,条理清晰。2、教学主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35页及练习七的部分题目。】3、观察教师:汇龙小学数学科全体数学教师。4、观察主题:学生学习、学生活动参与的深度及是否达成。5、活动背景:2012学年我校提出了“常态课例研究校本行动”。通过参观学习兄弟学校,以及聘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校内的校本培训学习,我校正式启动了常态课例研究校本行动。在上学期,我们数学科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研究

2、,进过本科组的同事的通力合作,逐渐摸索出适合本学科的一套观察模式,并设计了有数学特色的观察量表。本学期,结合本人参与的小课题研究:《低年级数学计算类作业常见错例的分析研究》就以课堂观察为切入口,数学科也全面展开了常态课例研究的活动。【课前会议】2013年11月20日,上午早读时间一、曾晓燕老师说课(一)研究模式本课例是互助式观课,是第一次研讨活动。(二)内容主题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并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二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个单元复习将分两节课完成,今天要复习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对这部分的知识技能的评价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1)掌握100以内笔算

3、加、减法的情况,包括能否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2)能否灵活、简便的计算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三)学情分析本班部分学生自学与整理能力一般,上课学习的情绪很高,不怕说错,但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过于兴奋而忘乎所以。(四)教学目标(1)参与单元知识的归类整理,在边练边理的过程中,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建构单元知识体系。(2)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技能,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8(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五)教学设计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1、游戏导入以游戏

4、的形式进行导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2、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个部分知识内容由“笔算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混合加减”两大部分组成。(1)笔算加、减的整理。对加减法的进行纵横比较,对算法进行归纳,综合概括出加减法共同的计算法则。(2)连加、连减、混合加减的整理依据混合运算算式的意义,归纳概括出“连加、连减、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用叠加的写法比较简便。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进行适时的小结,“计算的时候,可以写两个竖式算;可以用竖式的简便写法;能口算的那一步用口算;能凑整的,凑整”,达成计算教学“合理、灵活”的计算要求。(3)游戏:猴子医生看病  以

5、上环节的设计,把“理”与“练”结合,以练带理,把点串成线,串线成面,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内容体系3、综合练习这部分内容设计目的是沟通知识的联系,提升知识水平与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有四个练习:基础练习、针对性练习、反馈小测、以及拓展练习⑵本节课的创新之处在完成对加减法的纵横比较后,我安排了一个猴子医生看病的游戏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亮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进行复习的时候,要对自己平时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出错的原因,针对错例的类型,寻找同类问题的解决对策。⑶本节课的困惑之处8主要是对时间的控制,既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探究,真正培

6、养学生求异、发散的思维,又要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充足的练习,我感到难以把握。6、学习监控通过学困生的口头回答及其他学生的堂练,了解学生对“100以内的笔算进位加、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小组汇报、学生个别回答实现和了解对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监控。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掌握学生对巩固练习的监控。二、曾晓燕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问1:在本节课里如何体现教学思想?答: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我们教学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差生”,发扬并保护个性孩子成长。问2:对于低年级

7、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参与单元知识的归类整理,建构单元知识体系?答:在整节课中,我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把“理”与“练”结合,以练带理,把点串成线,串线成面,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内容体系。三、曾晓燕老师与观察者讨论确定观察点经过再次商讨,每位老师观察一个小组,观察点是:学生学习与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课中观察】2013年11月20日,上午第1节课一、观察工具观察量表(见课后会议分析报告)、相机一台。二、观察位置选择老师所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