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ID:50126344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列方程解行程问题》教学设计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汪超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2.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用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3.培养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难点: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准备:学习卡、课件教学过程:1.以旧陈新,初步感知小林和小云分别从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林每分钟走150米,小云每分钟走100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小林家和小云家

2、相距多少米?任务单:说一说:关于“相向而行”,“5分钟后两人相遇”,你是怎样理解的?画一画:根据题意接着画,完成线段图。写一写:你能写出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式吗?算一算:列式计算,小林家到小云家的距离。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奥苏伯尔在“有意义的学习”的研究中,强调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主要媒体。他认为教学要设计适当的“先

3、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内容相关联,使之在学习者已有的旧知和需要学习的新知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这道题在此出现,能起到很好的“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旨在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理顺数量关系,对本课的新知识起到很好的正迁移的作用。)2.探索解决,引导建构小林和小云从相距2250米的东西两路骑自行车出发,相向而行,5分钟后相遇。小林每分钟骑200米,小云分钟骑多少米?议一议:能把之前的数量关系用上吗?找一找:小林的路程=小林的速度×相遇时间小云的

4、路程=小云的速度×相遇时间小云的速度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呢?对了,设未知数。解:设小云每分钟骑x米。出示方程:200×5+5x=2250独立解题后汇报。怎么知道你做得对不对?是的,放到题目中去算一算。看,同一个数量关系,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变换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采用先让学生议一议、找一找的方法。突出强调:一是设谁为X?即找到题目中的未知量。二是理解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列方程解答后,还要告诉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3.变与不变,体会

5、感悟如果把问题再变一变,还能用上这个数量关系吗?两地间的路程是570km。小林和小云开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林乘坐的火车每小时行110km,小云乘坐的火车每小时行80km。经过几个小时相人相遇?读题以后出示任务单:试一试: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该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怎样把所列方程转化为学过的,更为简易的方程?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验一验:求出的结果正确吗?口头检验一下。说一说: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学生活动后,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过程并思考:这三道题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在这么多变化中,有什

6、么是不变的吗?你有什么想说的?(这两个问题的抛出,应该是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升华,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体会方程“用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的优越性。)4.活学活用,综合运用1.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675m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25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12.6m,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2.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落后乙船57.6km。甲船每小时行32.5km,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拓展练习,旨在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7、,理清解题方法,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5.回顾全课,小结延伸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学生的交流、归纳,使知识进一步的升华。板书设计:列方程解行程问题不变小林的路程+小云的路程=总路程150×5+100×5=1250(米)200×5+5x=2250变110x+80x=570用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教学时,将表征、抽象等量关系与解决问题分离开来。先找到等量关系,淡化已知数和未知数对学生的强刺激,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等量关系的分析上来,从而更为关注等号的意义,准确找出未知数,列方程。在“变与不变”中体会“用方

8、程解决问题”的灵魂——用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