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

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

ID:50155845

大小:340.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_第1页
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_第2页
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_第3页
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6卷第5期2010链中学生物学MiddleSchoolBiology.V01.26No.52010文件编号:1003—7586(2010)05—0025—03基于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周晓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江苏苏州215021)问题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建构、知识的生成和创新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设置问题情境,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l设计有效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

2、的能力,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匍,启发学生通过思考一些目的明确、难易适度的问题培养发现的兴趣,让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将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思索、探究、解决,从而学会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发现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以下一段关于环境污染中“酸雨”问题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发现并设计提出问题: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各种大气降水,它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和标志。在工业生产中燃烧化石燃料、金属冶炼等,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

3、化硫和氮氧愿意讨论的问题,真正体现课堂讨论的重要价值。4适施“压力”、评价激励常言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对学生适施“压力”。为了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认真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竞争机制。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抢答,对回答较好的小组记上一分,探究结束后进行比较。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适当的奖励。被表扬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和充满激情,同时组内的学生也会团结互助、积极参与,为了共同的荣誉而奋斗。那些不愿参与探究讨论的学生也会在其他学生的“舆论压力”下主动学习。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合适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4、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激励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探究热化物,逐步转化为碳酸、硫酸、硝酸等,跟雨水等结合生成酸雨。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硫酸和硝酸占90%以上。酸雨的危害很大,人体若吸入硫酸雾的微粒,可引起喉水肿、声带痉挛,导致窒息,还可引起肺水肿、肺硬化,最后可能死亡。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公害事件,短短4天内死亡近4000人,事件后的2个月中又陆续死亡了8000多人。通过分析材料中有关酸雨的成因和危害,学生会发现并提出基础性问题如:①什么是酸雨?②酸雨是怎样形成的?③怎

5、样减少酸雨的危害?提出发展性问题如:④可以通过寻找减少燃料的方法来减少酸雨吗?如何减少来自发电站、汽车等方面的空气污染?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会遇到哪些困难?⑤如何通过中和酸来处理酸雨?中和酸方面会遇到哪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恰当引导,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现和设计相关问题时,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1教学问题设计要“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适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多用鼓励性语言,如用“你真行、你的思维很活跃、你

6、的设计很有创意、你能比现在做得更好”等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持久的探究热情。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使学生不仅是探究学习的主体.而且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反思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外,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思考问题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等。教师要结合讨论.目标和过程,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学生探究讨论的能力,由过去重结论的评价变为重过程评价,要重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变化的评价。一25—万方数据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

7、可以使学生处于~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例如:“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子房的各组成部分发育成果实的各组成部分的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不注意观察和不善于联系的学生往往一时半会儿记不清楚,教师可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描述的是什么?然后提问:“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哪一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怎样发育来的?由于问题的趣味性很强,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听课的效果。教师还可把准备好的花生果实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真切地去感受果实和种子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