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

ID:50317502

大小:79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0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件 作者 钱水芳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9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概述9.1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9.2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9.3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调适9.49.1人际关系概述9.1.1什么是人际关系9.1.2人际关系的类型1.根据人际关系形成基础的不同来划分(1)血缘人际关系(2)地缘人际关系(3)业缘人际关系2.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联结的不同性质来划分(1)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2)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3)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3.舒兹人际关系需求分类(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3)情感的需求4.舒兹6种人际关系倾向需求类型行为倾向主动性(

2、e)被动性(w)包容(I)主动与他人交往期待别人接纳自己控制(C)支配他人希望别人引导自己感情(A)主动表示友爱等待别人亲近自己表9-16种人际关系倾向5.霍尼人际关系分类霍尼依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分为3类。(1)谦让型(2)进取型(3)分离型9.1.3人际交往的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以下3方面。①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②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③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的可能程度。2.公平理论3.自我表露理论所谓自我表露(self-dis

3、closure)就是人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透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9.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9.2.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主动追求开放式交往(1)交往的范围扩大(2)交往的频率提高(3)交往的方式多样2.追求人际交往的独立性和选择性3.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4.从注重纵向交往转向扩大横向交往9.2.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1.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

4、善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4.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5.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9.2.3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受影响的因素,如图9-1所示。图9-1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时空的接近性2.态度的相似性相似性有助于交往,原因如下。①各种相似的因素使人具有较多的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因而人们接触机会多,容易彼此熟悉和互相喜欢。②相似性可使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得到相互肯定、相互激励;反之,如果双方态度差异大,则容易形成相互否定,增加心理压力,使交往出现不愉快,从而

5、在心理上不愿意与对方继续交往。③相似性因素可以使交往双方容易沟通,减少误会、曲解和冲突,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3.需要的互补性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期望是推动人们相互交往的根本原因,也是人际关系的动机和目的。4.外表与个性特征(1)长相因素(2)性格因素(3)能力因素5.沟通能力与语言障碍缺乏沟通能力或技巧、沟通不畅、沟通失效、语言障碍等都是影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因素。9.3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9.3.1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的原则2.尊重的原则3.真诚的原则4.宽容的原则5.谦逊原则6.理解原则9.3.2人际交往的技巧1

6、.消除戒备,敞开心扉2.真诚地肯定对方3.礼尚往来,学会回报4.重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5.学会表达,善于聆听(1)准确表达(2)善于聆听9.4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调适9.4.1人际交往的心理过程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感情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图9-2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9.4.2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定势效应4.投射效应9.4.3人际交往问题及调节1.社交自卑感及其调节大学生产生社交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缺乏自我认识(2)经验不足(3)缺乏特长(4)畏惧挫折(5)生理条

7、件相对不足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②尽可能弥补自己的不足。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④及时从社交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2.社交嫉妒感及其调适(1)社交嫉妒的特点社交嫉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潜隐性②对等性③行为性④变异性(2)调节嫉妒感的方法①正确看待别人的能力和长处。②善于调整目标。③善于转移注意力。④保持良好的心态。⑤消除嫉妒心。3.社交猜疑心及其调适(1)学会正确的人际认知方法(2)加强沟通,多作调查(3)学会“冷处理”(4)学会识别信息4.社交报复心理及其调适调适报复心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正

8、确认识自己所受的伤害(2)正确分析别人对自己的伤害(3)多考虑报复的后果(4)学会忍耐和克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